作者:廖洋 赵英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6
选择字号:
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角膜保存液上市

 

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角膜保存液。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供图

本报讯(记者廖洋 通讯员赵英佐)近日,记者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获悉,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角膜保存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保存液保存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改变了我国角膜捐献需要摘取整个眼球的历史,将为更多角膜盲患者带来复明希望。

据统计,我国角膜盲患者有近400万人,但由于供体短缺,每年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的患者仅1万例左右,致使90%角膜盲患者因等不到角膜供体而终身生活在黑暗中。

造成供体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85%的眼库仍使用最传统的眼球湿房保存角膜。这种方式保存的角膜必须在48小时内移植给患者,由于保存时间太短,往往患者还没有住进医院,角膜就变质了,造成角膜供体的浪费。另外,湿房保存需要摘捐献者整个眼球进行储存,严重破坏捐献者仪容,导致大多数捐献者及家属无法接受,严重影响捐献数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在角膜保存液方面的科研攻关,源于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创性研究。作为谢立信的学生,眼科研究所教授史伟云自1989年起,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的改进与创新,研制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角膜保存液。

史伟云介绍,这款角膜保存液填补了我国角膜保存领域的空白,大大延长了角膜保存时间,有效减少了供体的浪费和无序使用,提高角膜供体利用率,使角膜移植手术从急诊手术变为常规手术;另外,结合原位取材技术,捐献者只需摘取角膜而不用摘取整个眼球,从而最大程度保护捐献者仪容完整,有助于提高角膜供体的捐献量。日前,首批产品已送抵山东省眼库,为更多角膜盲患者带去复明希望。

《中国科学报》 (2025-08-06 第3版 领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