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5
选择字号:
澳大利亚有毒藻华暴发致数千海龙死亡

 

叶海龙依靠伪装逃避捕食。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本报讯 自今年3月以来,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以下简称南澳)暴发的藻华已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研究人员警告,叶海龙和草海龙正面临灭绝威胁。

这场席卷澳大利亚南部海岸的有毒藻华,可能使全球最珍稀的鱼类之一濒临灭绝。叶海龙与海马、尖嘴鱼同属海龙科,其周身覆盖的叶状突起使其能完美隐匿于海藻森林中。

如今,在绵延数百公里的南澳海岸线上,人们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叶海龙及其近亲草海龙的尸体。近年来,这些生物屡遭重创。2022年4月,仅悉尼地区就有数百条草海龙因拉尼娜现象引发的风暴死亡。

今年3月起,南澳阿德莱德附近的圣文森特湾出现了米氏凯伦藻的大规模滋生现象,致使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海豚、海狮甚至大白鲨的尸体被冲上海岸。冲浪者和游泳者出现中毒症状,多个生蚝养殖区被迫关闭数月。专家担忧藻华可能继续沿澳洲南部海岸双向扩散。

南澳政府表示,藻华成因可追溯至2024年9月开始的海洋热浪事件,其间海水温度较常年高出2.5℃,即便冬季来临仍处于异常。2022至2023年墨累河洪水将过量营养物质冲入海湾,叠加2023至2024年史无前例的富营养海水上涌,进一步加剧了危机。近日,澳大利亚联邦与州政府已拨款2800万澳元应对这场生态灾难。

领导科学调查的海洋生态学家Janine Baker指出,藻华暴发以来已有数千条海龙死亡,其中叶海龙占比更高。虽然海龙尸检尚未得出毒理学结果,但其搁浅区域与有害藻华分布高度重合。“海龙的鳃孔狭小,容易被藻类堵塞,且无法快速逃离高密度藻华区域。”Baker说。

大量成年海龙死亡将导致2025年末至2026年初繁殖季的育种群体锐减。Baker强调:“这不仅意味着两种海龙(繁殖期可达10年)成年个体的损失,更将造成后代断层式减少。在藻华重灾区,2025年底至2026年初将有数千幼体无法降生。”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David Booth表示,目前尚难评估本次事件是否会导致物种灭绝,但“海龙核心栖息区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搁浅现象极其令人担忧”。草海龙近期刚被列为易危物种。“加上南澳事件及新南威尔士州疑似损失,该物种前景堪忧,但需待藻华结束后对主要栖息地开展系统调查才能定论。”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Christopher Keneally指出,海岸毒泡沫、致人中毒的藻类气溶胶与遍布海滩的海洋生物尸体,“让这场环境灾难的严重性显露无遗”。他警告称:“随着未来海表温度持续上升及气候变化加剧,全球或将出现更多难以预料的生态危机。”

“当前藻华中的许多藻细胞可能沉积至底泥,待条件适宜时再度暴发。明年夏季我们可能还将见证藻华的延续或复发。”Keneally补充说。

(张晴丹)

《中国科学报》 (2025-08-05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一道“超级闪电”刷新最长闪电纪录
量子电池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科学》(2025073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