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30
选择字号:
“小柯”秀

 

《光:科学与应用》

单相网状结构中发光二极管发射层的图案化

韩国西江大学的Moon Sung Kang团队研究了单相网状结构中红绿蓝有机发光二极管(RGB OLED)发射层的微米尺度间接光模式。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

用于虚拟和增强现实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发射层(EML)中需要微米尺度的红绿蓝(RGB)像素模式。然而,由于掩模的几何限制,传统的基于蒸发和阴影掩模的方法只能产生大于几十微米的图案。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间接溶液处理OLED EML的光图像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形成微米尺度的RGB像素图案,而不涉及直接暴露于紫外线辐射或对EML进行蚀刻的工艺。EML可以通过形成牺牲光刻胶(PR)图案-自旋涂覆EML薄膜-通过交联将EML薄膜转化为单相网络(SPN)结构-剥离预先形成的PR图案这一连串过程进行图案化。

此外,重复该过程3次将形成RGB EML模式。在重复过程中,牺牲PR模式作为底层EML模式的保护层,可有效防止EML模式在后续过程中暴露于溶液中。研究团队使用传统的光刻装置,制备了密度超过3000个RGB图案/英寸的EML图案集,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5-01907-w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伊维菌素可安全控制疟疾

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的Carlos Chaccour团队研究了伊维菌素控制疟疾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疟疾的控制和消除受到杀虫剂耐药性蔓延和病毒载体行为适应的威胁。伊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能杀死吸食过已用药患者的蚊子。目前尚不清楚大规模使用伊维菌素是否能减少疟疾传播。

研究团队在肯尼亚沿海的夸莱县开展了一项集群随机试验。该地疟疾高度流行,驱虫蚊帐的覆盖率和使用率很高。在“短雨季”开始时,研究人员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成组的家庭区域,连续3个月分别接受每月一次的伊维菌素或阿苯达唑的大规模给药。共有84个集群、28932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接受了随机分配。参与者的基线特征在试验组之间相似。在第一轮治疗6个月后,伊维菌素组的疟疾感染发生率为2.20/儿童年,阿苯达唑组为2.66/儿童年;调整后的发病率比为0.74。每100次治疗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在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生活在蚊帐覆盖率和使用率高地区的5至15岁儿童,每月使用一次伊维菌素,连续3个月,能够使疟疾感染发生率比使用阿苯达唑低26个百分点,且没有发现安全隐患。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411262

《中国科学报》 (2025-07-30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黑洞背后竟藏神秘“第三者” 纳米级“清道夫”专治眼睛里的隐形炸弹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提前完工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