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丹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30
选择字号:
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实现百万赫兹重复频率电子束流贯通实验

 

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大连化物所供图

本报讯(记者孙丹宁)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杨学明院士、张未卿研究员带领的联合研发团队,首次成功实现了高重复频率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下简称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百万赫兹重复频率电子束流的稳定贯通实验,标志着大连先进光源联合团队已经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为未来大连先进光源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于2020年启动,由大连化物所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与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共同承担,大连市政府资助部署,主要目标是攻克产生高重复频率、高品质电子束的各项关键核心技术。

经过5年努力,研发团队相继攻克了光阴极电子枪、超快激光系统、全固态射频功率源、超导加速器、低温液氦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并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设备安装和在线独立调试。在完成半个月的系统联合调试后,联合研发团队尝试开展百万赫兹重复频率电子束流实验,并成功实现了稳定出束。

目前,该束流测试平台已实现0.1毫安平均流强电子束流的稳定加速运行。具体技术指标包括:电子束流能量大于1亿电子伏特、单脉冲电荷量大于100皮库、重复频率为百万赫兹,整个平台稳定运行持续1小时,束流能量稳定性优于0.01%。

此次实验的成功,对于我国开展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建设和研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报》 (2025-07-30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黑洞背后竟藏神秘“第三者” 纳米级“清道夫”专治眼睛里的隐形炸弹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提前完工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