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沈春蕾)7月16日,第19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圆满落幕。该赛事由北京发明协会和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共同主办,自2024年12月启动以来,历经6个月,从全国2999个报名项目中评选出512项发明创新奖及140项专项奖。
据悉,大赛以“全民创新”为核心,搭建起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广阔平台。参赛主体跨越老中青三代,项目涵盖国家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民生巧发明、科技前沿技术及国产化替代技术等许多方面。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等20家单位协作参与,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等15家机构设立专项奖,从不同角度激励创新。北京汽车集团、清华大学等30余家单位机构组织项目参赛,提升了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和全民参与度。
航天工程大学的项目“航天发射测试关键技术及系统”获本届大赛唯一的特等奖;清华大学的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模拟及应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的项目“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自动化检测检定流水线”,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钛电器有限公司、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参赛的项目“等高安全大倍率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29个项目获得金奖。
本届大赛报名参赛的项目覆盖全国27个省份,共2656个项目进入初赛,最终512个发明创新奖项目脱颖而出。在参赛项目中,单位报名项目居多,青少年与大学生及在职人员项目占比可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达1821个,占比68.6%,专利项目数量较往届大幅增加。
今年也是北京发明协会成立40周年。北京发明协会致力于推动发明创新,随着第19届大赛落幕,第20届大赛筹备工作已开启,或将增设新专项奖,试点“揭榜挂帅”机制。
《中国科学报》 (2025-07-21 第4版 转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