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凌霄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3
选择字号:
“开放科学范式与创新生态融合”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举行

 

本报讯(记者孟凌霄)近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开放科学范式与创新生态融合”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浙江海宁举行。此次论坛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承办。

本次论坛围绕开放科学范式与创新生态融合,通过跨学科、跨行业的深入交流,致力于突破学科领域融合趋势中的传统科研边界,重塑科学研究的开放路径,推动领域大发现。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出席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郭华东、杨树锋担任论坛执行主席。杨卫介绍,全球开放科学运动由开放获取运动、开放数据和全球开放科学治理3个浪潮汇聚而成。随着开放科学的迅猛发展,其将带来“三道阳光”——读者受益、知识交流、评价公平。开放科学促使科学界形成新的科研范式,推动负责任的研究,让科学更加包容,同时也带来出版模式、传播行为和资助主体的转变。

郭华东作《数字技术加速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报告。他介绍,中国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通过研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系统、发射并运行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开展地球大数据服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技术方法研究,面向全球提供可持续发展指标监测和评估的数据、信息、服务,为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杨树锋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放地球科学》报告在分析地球科学学科体系及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介绍新时代地球科学发展机遇和研究案例,分析地球作为一个高度耦合、非线性、多尺度的复杂系统所面临的困难和需求,阐述了新时代支撑复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曙光——大数据爆炸、人工智能革命、开放科学运动的兴起。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高层次学术活动,由学部主席团统一领导、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和各专业学部常委会等共同承办。作为学部成立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治理、开放科学等重要主题的研讨。与会院士专家研判了开放科学时代学科领域跨界融合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议题,分析开放科学范式及开放创新生态架构,为高层次学术活动引入了新议题和新方式。

《中国科学报》 (2025-07-03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