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3
选择字号:
首次收录中国蜻蜓和蚯蚓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发布

 

本报讯(记者倪思洁)5月22日,在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生物物种编目研讨会上,《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以下简称2025版名录)正式发布。该名录首次收录了中国蜻蜓和蚯蚓,填补了这两个动物类群的空白。

2025版名录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62717个,其中物种148341个、种下单元14376个。2025版名录较2024版新增6857个物种和496个种下单元,动物界新增4994个物种和470个种下单元,植物界新增458个物种,减少5个种下单元,真菌界新增1405个物种和31个种下单元。

2025版名录实现了与全球生物物种名录互通互补,新增中国竹节虫目51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推动国际科学数据合作;还首次收录了中国蜻蜓和蚯蚓,分别新增了895和40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

研讨会还分享了2024年我国研究团队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领域分类研究取得的进展。动物领域,中国新增脊椎动物132种,蜘蛛目新增309种。植物领域,新增植物新种284个,新种下类群19个,并重新发现4个多年未见物种。微生物领域,中国学者主导发现了占全球48.5%的1723个菌物新种。

中国的生物物种研究不仅深耕国内,还积极“走出去”。自201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启动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以来,通过国内外专家合作,搜集整合了亚洲48个国家/地区的植物名录,出版了4本亚洲地区植物物种编目专著,全面而系统地记录了亚洲苔藓植物、北亚与中亚的维管植物,填补了亚洲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空缺。

2025版名录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项目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和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的支持。

据悉,中国是唯一 一个每年都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自2018年新网站上线至今,名录总下载量超过20TB,在线物种页面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被国内外期刊论文、专著引用超过1200次。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的发布不仅为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支撑,更彰显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中的积极担当。未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将深化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物种信息数据整合与共享,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

《中国科学报》 (2025-05-2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