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口径高场超导磁体测试现场。电工所供图
本报讯(记者张双虎)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秋良团队成功研制出大口径高场通用超导磁体,磁体内孔直径164毫米、最高磁场强度14.0T(特斯拉)。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大口径高场通用超导磁体设计与建造技术水平方面迈上新台阶。
大口径高场通用超导磁体是大科学装置、高性能科学仪器、高端医疗装备、工业与特种装备等应用领域的重要设备。磁体提供的大空间高磁场环境可用于定向凝固/磁拉单晶等大块新材料制备、生物医学和物理化学研究、磁分离/感应加热等工业装备。这类超导磁体的技术和产品长期被国外垄断,迫切需要解决核心设计与制造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科研团队采用铌钛和铌三锡超导线圈组合结构,结合铌钛超导材料的中场高电流密度和脆性铌三锡超导材料的高场高电流密度特性,创新性优化了磁体的电磁结构和工程方案,提高了两种超导材料的磁场贡献率。
通过长期技术攻关,团队先后解决了大口径高场磁体高应力调控设计、密绕高场磁体高精度制造、低电阻超导接头等关键技术问题,掌握了此类通用超导磁体的设计和制造等成套技术。
团队研制的14.0T大口径高场通用超导磁体,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经测试,磁体达到预期技术目标,并且运行稳定。
《中国科学报》 (2025-04-07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