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3
选择字号:
“小柯”秀

 

《免疫学》

前体B细胞条件下的多种启动结果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hane Crotty团队研究发现了在非常罕见的前体B细胞条件下的多种启动结果。3月31日,相关论文发表于《免疫学》。

团队揭示了生殖系靶向疫苗递送和佐剂选择对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异常罕见的BG18样HIV广泛中和抗体前体B细胞的启动。研究发现,仅采用皂苷佐剂SMNP联合剂量递增(ED)的初次免疫方案能在生发中心(GCs)中检测到BG18样细胞。各组均有较强的GC反应,但在50%的动物中只有ED+SMNP和推注+SMNP诱导了BG18样记忆B细胞。一组具有与ED+SMNP相当的疫苗特异性GC反应,但缺乏BG18样B细胞。与ED+SMNP相比,激活组存在BG18样记忆B细胞,但体细胞超突变和亲和性较低。这一结果与引物后抗体滴度呈负相关,表明抗体反馈显著影响罕见的前体B细胞反应。因此,抗原和炎症刺激广泛影响稀有B细胞的启动和亲和成熟。

罕见的初始B细胞具有特殊的病原体识别特征,能够对保护性免疫作出超常贡献,但很少参与免疫反应。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1/2024.11.21.624746

《自然-化学》

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相互中和的非绝热途径

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相互中和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反应,然而此前关于其本质非绝热机理的直接实验证据非常有限。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Daniel Strasser团队揭开了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相互中和的非绝热途径。近日,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化学》。

通过对孤立的 D3O+和 OD-反应的符合中性产物进行三维成像,研究团队揭示了 OD 自由基形成的非绝热路径。两种竞争路径导致不同的 D2O+OD+D 和 2OD+D2产物通道,而质子转移机制由于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被显著抑制。

三体动量关联分析表明,D2O+OD+D 通道是通过约4埃短距离的电子转移形成的,伴随生成不稳定的中性 D3O 基态中间态。而 2OD+D2产物则是通过约10埃距离的电子转移形成的,经中性 D3O 的激发态介导。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5-01771-6

《中国科学报》 (2025-04-03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给宋代古船请来现代“医生” 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
胶原蛋白如何“钉”在一起 中国科学家提出捕捉透镜引力波的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