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丹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19
选择字号:
“高比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板电堆技术”通过鉴定

 

本报讯(记者孙丹宁)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邵志刚团队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比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板电堆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电堆体积比功率和低温环境适应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

据悉,“高比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板电堆技术”突破了高比功率、低温环境高适应性、长寿命电堆等关键技术,具有功率密度高、低温等环境适应强、高耐久长寿命等优势。

目前,该成果已通过专利许可转让给新源动力、国创氢能、明天氢能等燃料电池企业,商业化应用于数十款燃料电池车型,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兆瓦级储能电站、海上游艇、无人/有人驾驶飞机,推动了我国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中国科学报》 (2025-02-19 第3版 领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发现可延缓帕金森病的原始创新靶点 科学家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自2000年以来,全球冰川缩小了5%以上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