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美国,大约8%的5至11岁儿童患有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一项小型研究发现,孕期使用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的母亲,可能比未使用这种药物的母亲,更容易产下患ADHD的孩子。
尽管这并非定论,但支持了一个有争议的观点,即广泛使用的止痛药可能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2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心理健康》。
之前关于扑热息痛和神经发育状况的研究提供了相互矛盾的结论。例如,2019年一项涉及4700多名儿童及母亲的研究表明,孕期使用止痛药与孩子患ADHD的风险增加20%有关。然而,去年发表的一项对近250万名儿童的分析显示,比较出生前接触或未接触扑热息痛的兄弟姐妹,并未发现这种关联。
一个问题在于,这些研究大多依赖自我报告的药物使用情况。考虑到人们可能不记得孕期是否服用过扑热息痛,因而其存在显著的局限性。
论文作者之一、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Brennan Baker说:“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了扑热息痛。它可能是你正在使用的某种感冒药的有效成分,而你并不知道。”
因此,Baker和同事使用了更准确的度量方法。他们检测了307名美国田纳西州孕中期黑人女性的血液样本。这些孕妇都没有服用慢性病药物或存在已知的妊娠并发症。研究人员在参与者的孩子满8至10岁时进行了随访。
平均而言,母亲血液中有扑热息痛标记物的孩子被诊断为ADHD的可能性是无标记物母亲的孩子的3倍,即使在调整了母亲年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社会经济地位和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后也是如此。这表明,孕期使用扑热息痛可能增加孩子患ADHD的风险。
不过,真正增加ADHD风险的原因也可能是人们服用扑热息痛的实际原因,而非药物本身。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Viktor Ahlqvist说:“他们未考虑到母亲服用扑热息痛的原因,比如头痛、发烧、疼痛或感染。这些都是不利于儿童发育的风险因素。”
但Baker认为,这是药物的问题。随后对174名参与者胎盘组织样本进行的分析显示,使用扑热息痛的人有明显的代谢和免疫系统变化。“事实上,我们在动物模型中也看到了免疫上调。这确实加强了因果关系。”Baker说,“之前很多研究表明,孕期免疫活性升高与不良的神经发育有关。”
然而,上述结果远非结论性发现。一方面,该研究的参与者不仅数量较少,而且都是黑人并居住在同一城市,这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另一方面,它只在一个时间点上测量了扑热息痛的血液标记物。
“扑热息痛目前是治疗孕期疼痛和发烧的首选治疗方法。”Baker说,“但我认为,像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这样的机构以及妇产科协会需要不断审查最新研究并更新相关指南。”(文乐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4220-025-00387-6
《中国科学报》 (2025-02-19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