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科学》报道,近日,阿根廷科学家对该国拟修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冰川保护法的举措发出警告。
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表示,该国冰川保护法自2010年实施以来,给采矿及其他重要经济活动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因此他希望修改法律,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的权力来划定保护区域。但一些研究人员担心,这可能会对敏感的生态系统和关键水源造成严重破坏。
“风险在于,权力可能会落入主要以采矿获利且没有冰川学专业团队的省级政府手中。”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环境科学家Laura Isla说。
阿根廷的冰川保护法将冰川及冰缘地带,即可能并非被冰层覆盖但全年或部分时间处于冰冻状态的地区,定义为公共资产和战略水资源储备,并力求保护它们免受有害活动影响。这使阿根廷成为世界上首个立法保护冰川的国家。
在阿根廷圣胡安国立大学(UNSJ)地质学家Juan Pablo Milana看来,该法律的实施一直面临挑战。虽然阿根廷政府依据该法设立了冰川保护目录,以确定受法律保护的区域,但后续并未提供专门资金来完善或更新目录。此外,该法律没有明确界定冰缘地带的技术标准,比如土壤中冰的最低含量,导致受保护区域的划分存在不确定性。
2016年,阿根廷政府的一份报告指出,有44个采矿项目位于冰缘地带。鉴于阿根廷采矿业扩张,观察人士认为此后这一数字应该有所增加。Milana指出,大多数位于冰缘地带的采矿项目都不应该运营,而如今米莱政府却试图将这些违规行为合法化。米莱计划于12月向国会提交修改建议,赋予阿根廷23个省界定冰缘地带的权力。
对于米莱的提议,矿业集团表示支持,并称冰缘地带对供水的贡献“微不足道”。也有相关从业者表示,监管机构可以制定技术标准,使采矿项目得以推进的同时不威胁供水。
而UNSJ的地质学家Cristian Villarroel表示,由于对冰缘环境运作机制缺乏了解,制定此类标准比较困难。在他看来,任何试图修改冰川保护法的提议都应包含一个“不可协商”的条件,即监管机构在给采矿项目颁发许可证前,应评估其可能对水流和其他环境变量产生的影响。但目前,阿根廷许多省缺少进行此类评估或监测冰川区域的技术团队。 (徐锐)
《中国科学报》 (2025-11-2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