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4
选择字号:
珊瑚大量死亡,地球达到首个气候“临界点”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大量珊瑚因水温过高死亡。图片来源:David Gray

本报讯 10月12日,一份关于20个地球临界点的报告指出,全球气温飙升已使珊瑚礁生态系统陷入普遍衰退状态,标志着地球首次达到气候“临界点”。研究人员指出,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地球上的其他系统也将很快达到临界点,这是发生不可逆转重大变化的门槛。

一年多前,同一团队发布的首个此类评估已为人们敲响警钟,但并未宣布达到任何气候临界点。“现在,我们不能再把临界点当作未来风险了,这是我们面临的新现实。”报告主要作者、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社会科学家Steve Smith说。

该报告在评估冰盖崩塌、海平面上升、亚马孙雨林退化等突破临界点的风险的同时,还探讨了社会和经济变革等方面的进展,如清洁能源利用。

研究人员表示,过去两年,珊瑚礁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使得该生态系统达到了临界点。海水变暖导致全球各地的珊瑚出现白化现象,即为珊瑚提供营养、氧气并使其具有鲜艳色彩的共生藻类离开或死亡。第四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始于2023年1月,研究人员估计,它已影响全球超过84%的珊瑚生态系统。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珊瑚生态学家Michael Studivan表示,最近的全球珊瑚白化事件表明,危机迫在眉睫,珊瑚礁正遭受更为严重且频繁的大规模干扰,何时迎来恢复期是一个大问题。

即便人类将全球气温稳定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约1.5℃,珊瑚礁仍会继续减少。但研究人员表示,1.5℃这一阈值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被突破。报告指出,要使珊瑚礁得以“有规模存续”,人类不仅要阻止气温上升,还必须通过捕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全球气温降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约1℃。

报告合著者、挪威奥斯陆大学的政治学家Manjana Milkoreit表示,不可逆转的临界点给各国和国际机构带来了新挑战,因为它们一直试图通过渐进措施应对长期气候变化。而防止临界点再次被突破,需要立即减少碳排放,并扩大从大气中捕集碳的技术规模。

(徐锐)

《中国科学报》 (2025-10-14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流氓行星出现“恒星级”增长
颠覆认知:苔藓植物,真的不简单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新技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