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蒲雅杰
“华龙洞人”头骨复原像。蒲雅杰/摄
科研的魅力在于对未知事物的发掘和探索,而“发掘”正是考古学家的看家本领。202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研究员刘武、吴秀杰带领团队经过10年发掘,揭开了30万年前古人类的神秘面纱。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华龙洞古人类遗址是古人类考古研究的“富矿”。2024年4月至11月,古脊椎所与东至县文化和旅游局等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以下简称联合考古队)在此开展了第四次正式考古发掘工作。
“此次共出土11件古人类化石、40余件石制品、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以及3种爬行类化石等古人类伴生化石,其中包括1件保存完整的古人类足部第三跖骨化石,这在我国属于首次发现。”吴秀杰告诉《中国科学报》。
下到陡峭的遗址坑洞,徒手对敲砸后的碎石之间的胶结物逐一挑选,马不停蹄运输到实验室对疑似化石的石块进行钙质胶结物清洗……这种与“未知”打交道的发掘工作,联合考古队自2013年就开始做了。
据吴秀杰介绍,团队利用人像复原技术、同位素测年、动物群组成分析等手段,开展了古DNA、古蛋白、年代、古人类食物结构等多方面研究,并推断这群古人类是一个出现在距今30万年的20多人的“大家庭”。他们的面貌已经开始从古老向现代过渡,并且可以通过自制“武器”围猎80种以上的动物。
“结合全部考古证据,我们可以正式向学界宣布——生存在距今约30万年的‘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的现代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吴秀杰欣喜地说。
每一次抵达,都是新的出发。面对10年来取得的综合成果,在喜悦之余,吴秀杰对2025年有具体的期待。“我们会继续对此次出土的化石进行分类研究,如由足部跖骨可以进一步确定30万年前人类身高、行走的方式等信息;动物化石能反映当时动物的种类和演化历史……此外,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华龙洞遗址周围的化石埋藏和洞穴地质情况,未来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发掘范围,以寻找更多的古人类化石及其生存证据。”
《中国科学报》 (2025-01-01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