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胡冰鑫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9-30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
建立大熊猫诱导多能干细胞系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胡冰鑫)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晶团队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利用重编程技术成功建立了大熊猫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iPSCs),从多维度揭示了大熊猫iPSCs独特的细胞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大熊猫iPSCs在物种保护和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该研究中,研究团队成功将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这些大熊猫iPSCs不仅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稳定增殖传代,还能在体内和体外分化条件下,产生3个胚层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展现出很好的发育潜能。

研究团队进一步对大熊猫iPSCs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进行测序和解析。结果显示,大熊猫iPSCs具有经典始发态干细胞的基本特征,同时具有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特异基因表达模式。研究团队对大熊猫iPSCs的体外维持条件进行了研究,创造了大熊猫iPSCs维持特异性培养条件,并部分揭示了大熊猫始发态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的信号调控网络。

据介绍,研究人员首先将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特定的功能性细胞类型,用于治疗大熊猫的一些遗传疾病和损伤。其次,利用大熊猫iPSCs进一步在体外获取全能干细胞、原始态多能干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和生殖细胞甚至类囊胚等,为大熊猫的繁育提供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此外,大熊猫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还有助于大熊猫遗传资源的存储和保藏,为未来大熊猫保护和扩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n772

《中国科学报》 (2024-09-30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