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类金签奖获得者戎嘉余: |
“我们对演化论的误解不浅” |
|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地球上的生命至少演化了38亿年,化石里藏着地球上那些逝去的远古生命留给我们的“密语”,它们书写了地球曾经的模样。《化石密语》正是为读者解开化石秘密的一本书。这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领衔,20余位古生物学家集体编写,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向读者讲述地球生命演化的历程。
作为一门古老且充满迷惑和遐想的自然基础科学,古生物学在科普领域一直有着独特的地位,继2023 年荣获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后,《化石密语》又获得了吴大猷科普奖金签奖,再次证明了它在科普领域受到的青睐。
本书的上篇主要带领读者认识化石,了解化石研究的方法,以及化石爱好者怎样储备知识和训练技能;下篇介绍化石研究的发现如何揭示生命演化的历史等,科学家通过化石探究这些“终极问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故事。
演化论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科学,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认知和行为方式。戎嘉余从一名古生物学者的视角来认识演化论,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很多人都听说过演化论,可大多一知半解,甚至误解不浅。”
“生物只是从简单向复杂演化吗?人类是最高等、最优秀的吗?演化等于进步、趋于完美吗?这些深入人心的观点恰恰是不正确的。”戎嘉余解释,演化其实是没有目的和方向的,也是不可预测的。
令他担忧的是,很多人把自然选择等同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这会向青少年传递一种过分强调竞争的观念。“如果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这种片面的思想,对个人成长不利。”
“实际上,在生命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除了有竞争,还有协作、共存,甚至是‘利他主义’。在自然界,并不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很多‘弱者’同样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在他看来,这才是“静悄悄”的演化,这才是真正的、全方位的演化世界。
因此,《化石密语》不仅仅是向读者传递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演化论,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次获奖,也激励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古生物学家,走出“象牙塔”,进一步参与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教育。
创作类 银签奖
张九辰(《人文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作者)
物理学家、教育家吴大猷培养出了大批杰出人才,由吴大猷学术基金会创办的吴大猷科普奖,打造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的平台。本届评选中,《人文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荣获银签奖,我有幸成为科学精神传承者中的一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从未停止探索地球的脚步。本书讲述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东西方学者根据自身的观察与思考,用文字描述、图像绘制、科学归纳、数据统计等形式呈现出来的地球容貌。这种容貌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一样,即便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环境中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在世界上诸多关于地球的故事中,无法缺少中国这块辽阔土地上的故事。
地球知识史是科学普及的永恒主题。几千年文明史展现出来的人类探索地球的科学精神,在一代代学者的拼搏中不断积淀、升华,最终构成了一个宏大的地球知识体系。
我们现在面对的知识体系,是在历史中慢慢形成的。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是历史上与我们一样的前辈不断修订完成的。本书重走了一遍人类认识、探讨、质疑、完善地球知识之路。在历史中理解现实,才能够触及事物本质。
吴大猷科普奖在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传承着求真、务实、质疑、包容、创新等科学精神,这就是科学普及的生命力所在。
翻译类 银签奖
姜虹(《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传播:为新观众“设计”自然》译者)
在维多利亚时代,科学的职业化尚未完成,科学家的权威性并非不言自明,大量科学普及者深谙公众的喜好和需求,采取了丰富的科学传播方式,得到了公众和出版界的青睐。
莱特曼的这部著作展示了维多利亚时期科学与文化的复杂交织,发掘了科学史上大量被忽视的科学普及者,使这个群体及其贡献在科学史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对当下的科学普及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作为科学史研究者,我一直关注科学和博物学中的女性实践者,她们中如居里夫人、屠呦呦等大科学家寥寥无几,更多的人被掩藏在历史的尘埃中。不管是我自己的研究还是莱特曼的著作,都展示了女性在科学普及中的才智和热情,而她们的作品远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莱特曼的研究不仅让我看到更多被忽视的女性,也了解了和她们一样被忽视的非精英科学群体,这个群体在当时产生的影响远比想象中更大,作者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无疑也会启发更多的研究者。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日,科学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很大挑战,吴大猷科普奖鼓励作者和译者推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同时鼓励阅读本身,对抗碎片化信息的侵扰。
翻译这部大体量的著作并非易事,不过通过交流沟通,作者总能及时解答我遇到的各种疑难。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和鼓励。
佳作奖
王兴(《医生,你在想什么》作者)
对医学方面的问题,身边的人经常会因为一个新闻异常焦虑,又或者对医生说的话一知半解,甚至曲解了医生本来的善意。因此,我始终觉得,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医学通识作品。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代,医生和患者都能运用技术获取第一手信息,因此在信息获取的层面二者没有差别,但为什么医生不容易被这些信息带偏,而患者就容易深陷其中?作为一个医生,也作为一个病人家属,我常常觉得医生与患者之间仿佛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这面墙就叫作“医学思维”。
因此,我浅薄地认为,如果普通人能了解一些医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医生是如何问诊、查体、下诊断的,那么就能够知道医生思考过程中的纠结和取舍,就更能与医生一起作出适合当下的、让人感到自洽的决定。在本书中我抱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带着大家共同学一次医,时间就设置为一名医学生刚从学校走进医院的阶段——这些最基础的,恰恰也是普通人最需要,又是最容易学习的。而当我听闻获奖的消息之后异常激动,这不仅仅是一次获奖,更是一种肯定,让我更有信心从大众的视角继续创作。
汪波(《芯片简史》作者)
如何向一个人讲述芯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门学科,科学家为什么会这样思考,芯片的来龙去脉是什么,等等。当图书策划人向我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尽管我知道芯片和晶体管的发明人,但芯片为什么会从当初那么简单的一个小玩意儿,变成今天人工智能、互联网甚至照明和新能源汽车都离不开的一个庞大产业,我无法立刻给出答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海量的文献当中。芯片的历史只有60多年,但是涉及的发明人有几十位,包括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地域分布从美国到欧洲、亚洲,其研究领域从晶体管到处理器、存储器和LED等。当我调研完这些庞杂的内容后,却找不到一根主线把它们串联起来。
随着越来越多地了解发明人的生平经历,一种感受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越是那些重大原创的发明,其理念就越是超前,也就越不被所在的公司理解,发明人遭受的打压就越大。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这些发明人是一群“叛逆者”,也是芯片历史的幕后推动者。以前他们只是一串串名字,而现在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我与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在苦思了一年之后,一个词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叛逆。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主题:“芯片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和叛逆史。”
终于,我把这些思考都汇入了书稿中,又经过许多学者和编辑的共同打磨,才有了这本《芯片简史》。
吴尔平(《美丽的化学元素》作者)
我在初二开始学习化学,幸运地遇到了一位良师,从此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化学,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收集各种化学元素样本。随着和化学元素接触越来越多,我发现它们远比我原先想象的有趣,于是我一边收集各式各样的精美样本,一边从各种资料里挖掘知识,用文字把我和样本打交道时发生的故事,或者是资料里考证到的趣味知识记录下来。
随着材料积累得越来越多,出版社编辑找到我,希望我能制作一本图书展示一下成果,分享学习化学的经验。我本以为准备得很充分,写这样一本书是信手拈来,文字、照片、排版一手包办,肯定用不了多久。没想到我花了很长时间修改文字、补充样本、替换照片,只为了向大家展现化学元素最美丽的一面。这一做就是7年。
很多人看到这部作品都很惊讶,说这么大的工作量一个人究竟是如何完成的。我一路走下来的感受其实很简单:我很幸运,能做正确的、有意义的事情。一想到没有人拥有这样的经历、机遇和资源,而我拥有,我就毫不犹豫地把它们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在阅读这本书时能够感受化学的魅力所在,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正是有这样的决心,让我不知不觉创作了一部较为“厚重”的书,现在想想,真是幸福无比。
余恒(《我们头顶的星空》作者)
我在2016年荣获第八届吴大猷科普奖翻译类佳作奖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以原创作者的身份再次获此殊荣。当时获奖的《DK宇宙大百科》是我翻译的第一本书。该奖是我获得的第一个科普类奖项,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而本次入选的《我们头顶的星空》一书,是我出版的第一本原创图书,获得了创作类佳作奖。这本书的创作动机很简单。
一方面,我看到国内出版的许多关于星空的科普作品都是引进的国外图书,其中对中国的星空文化说得很少,甚至还有错误,以至于我们无从了解自己的天文传统。另一方面,这些星空书以很大的篇幅讲述2000年前的希腊神话传说,很少涉及现代天文学的前沿进展。所以很多人不清楚今天的天文学家都在研究什么。
我想写一本不一样的观星指南。我们面对星空的时候,不仅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星座,还想知道我们今天对它们了解多少、为什么还要继续关注它们。总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讲述我们头顶星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
在我2020年完成初稿之后,后续的配图和设计花费了编辑团队大量的时间精力。我们有意选取中国天文摄影师拍摄的精美天文照片,希望让读者意识到美丽的星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唐志远(《自然之声:万物生、陆上水中、虫语》作者)
我时常思考,摄影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每当拿起相机,我仿佛重返那个被小动物围绕的幸福童年。那时的胡同,夜晚的路灯下,螳螂、蚂蚱、飞蛾都是我的朋友。每一棵柳树背后,都藏着天牛、金龟子和蝉的秘密。父亲从河边带回的小生物,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奥妙。
如今,我踏入荒野,相机是我捕捉回忆的工具。每一次按快门,都是对童年的一次回溯。我选择自然摄影,或许是因为它的纯粹和直接。我不需要模特的配合,也不用等待完美的光线,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布景。鸟飞、虫跃,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也曾迷茫,是迎合市场还是追求自我?但每当我回想起刚开始摄影的日子,那部210万像素的卡片机、那些简单而快乐的时光,我就找到了答案。自然摄影,不就是应该追求那份简单和快乐吗?
我偏爱拍虫,因为它们无处不在,我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感受它们的生命力。在虫的世界里,我找到了与自然的连接。每一次拍摄,都是我与这些小生命的一次对话。野外拍摄对我而言,从不是艰难和险阻。那是我与自然最亲密的接触,是我舍不得错过的每一刻。
我会继续用相机,记录我与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交集。
周颖琪(《天气的秘密》译者)
为什么我们经历的天气跟天气预报不一样?当我们在外突遇一场暴雨时,我们该等一等还是冲出去买把伞?本书会告诉你,每个人身边都有个微气候,有无数个可以观察的天气信号,比如天上的云彩、耳畔的风声、林间的鸟儿、路旁的雪堆。这些看似毫不起眼儿又无处不在的现象,其实蕴含着很多关于自然的信息,它充满趣味,而且出乎意料地实用。
读完这本书,你也就成为了一个“大侦探”,侦破在你身边发生的各种微气候的秘密。而且读了本书后,你还会发现,身边的一切看起来比以前更美了。
我读过不少关于气象方面的书,没有哪本书像这本书这样独特,作者从自己的户外实践中发现了很多规律,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我把这些经验运用到了平时的观鸟、户外露营和登山活动中,发现真的很实用。
翻译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查阅大量资料保证译文严谨可靠,我还希望每位拿起这本书的人能读懂,并运用到实践中。因此,我选择了比较简洁直白和口语化的表达。
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放下书后,走进大自然,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奇发现。
《中国科学报》 (2024-07-18 第4版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