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思辉 通讯员 陈凌
“还记得发《科学》的那篇文章吗?专家终于同意接受采访了。”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接到了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湖工大)工作人员的电话。该文早在今年5月10日就已上线,如今距离“第一落点”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作为该校历史上第一篇发表于《科学》的文章的作者,湖工大教授刘德富为何“拖了两个多月”才答应接受采访?
绝不能“言过其实”
“科研成果报道本身也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应该本着严谨务实的态度,不能浮夸。”刘德富说自己对采访“有顾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这篇文章只是一篇Letter,即篇幅较短、主要评述国际热点问题的文章。尽管花费了不少心血,但他认为,文章与长篇幅论文相比略显逊色,担心过多报道会“造成误会、言过其实”。
其二,虽然湖工大是这篇文章的第一署名单位,但此项研究与英国雷丁大学教授杨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Julian R. Thompson和Roger J. Flower共同完成。“尤其是杨洪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我们不能掠人之美。即便要报道,也应该等杨洪在场时一并接受采访。”
此次杨洪正好回国做研究,他告诉记者,这项成果主要是与刘德富团队多年合作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开展观察和研究的结果,而且合作非常愉快且高效。
聚焦青藏高原泥沙问题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
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为全球近20亿人提供水源,还历史性地向海洋贡献了全球约1/3的泥沙流入量。而在过去35年中,超过60%的河流都经历了河流源区泥沙量的显著增加。这种泥沙激增威胁河流生态系统、破坏景观稳定性,并危及水坝等基础设施。
此次发表的文章,聚焦的就是如何“应对青藏高原河流源区泥沙激增”。
刘德富介绍,过去50年里,青藏高原的气温每十年上升约0.23℃,是全球平均升温水平的两倍。这导致冰雪融化、永久冻土退化,再加上雨水引发的洪峰,加速了土壤侵蚀、增加了河流泥沙负荷。尽管植被覆盖的增加可以起到稳定作用,但退冰和融化引起的坡面不稳定依然带来巨大挑战。此外,人类活动,尤其是过度放牧等,加剧了这一退化过程,显著增加了发源于青藏高原各河流的泥沙负荷。
泥沙太多或太少都不行
刘德富认为,水生态系统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水沙过程的变化。泥沙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泥沙太多了不行,太少了也不行。
他解释,泥沙增加超过一定比例,除了导致河道淤积、水的清澈度降低外,还会带来生源物质等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反之,泥沙太少导致水沙不平衡,会加剧对河道的冲刷,危及河岸稳定及河湖关系等。
刘德富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在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沿线建设了水电站。在河流上游,河流源区泥沙增加导致水库淤积快速增加,会影响水库的使用和寿命;而在河流的中下游,由于上游水库拦截了泥沙,中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青藏高原河流源区泥沙含量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值得监测和研究的指标。
增加的泥沙影响了水的透明度以及水生生物和区域生态系统——泥沙可以扰乱水生光合作用,影响植物和藻类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并引起河道及更广泛景观的重大变化。比如,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区域,增加的泥沙摧毁了农田,增加了旱季风沙和灰尘。
“我们认为,应对青藏高原泥沙负荷增加问题,亟须开展全面的战略和国际合作。”杨洪说,这包括推动有效的流域适应性管理、实施气候变化减缓策略,以及加强河流泥沙动态监测等。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o7997
《中国科学报》 (2024-07-1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