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凌霄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15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新型抗菌纳米酶特异性杀真菌

 

本报讯(记者孟凌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利增团队首次提出将抗菌肽和纳米酶结合的策略,通过计算机模拟从头设计合成了多肽纳米酶,并系统研究了其特异性杀伤真菌的机制,为新型抗菌药物研发提供了思路。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纳米酶是具有类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具有高稳定性、高活性、多功能、低成本等优势,是新一代人工模拟酶,有望在生物医学、农业等诸多领域应用。

高利增团队根据仿生原理,提出基于纳米酶模拟抗菌肽和抗菌酶的杀菌机制,设计开发出双功能高效抗菌纳米酶。该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多种具有氧化还原酶类活性的纳米酶能够模拟溶酶体杀菌原理,高效杀死多种耐药菌。这种以细菌铁死亡为主的杀菌机制,显著区别于现有抗生素和其他抗菌材料。他们据此提出纳米酶抗生素新概念。

研究人员选择了Ni(Ac)2组装的多肽纳米管(Ni-IH-7)作为后续研究对象。Ni-IH-7多肽纳米酶由于形成了稳定的二级结构纳米管,对多种水解酶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经过实验,研究人员发现Ni-IH-7多肽纳米酶具有磷脂酶和过氧化物酶样活性以及靶向结合甘露聚糖的能力,从而展现出特异性杀真菌的功能。

为了验证Ni-IH-7多肽纳米酶的实际应用潜力,研究人员将其固定在医用垫单上,发现垫单在10分钟内即可杀死超90%的白色念珠菌。针对阴道炎患者分泌物,体外菌落涂板实验证明,Ni-IH-7多肽纳米酶具有较好的杀真菌效果,且杀菌性能不受分泌物中其他物质干扰。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0094-6

《中国科学报》 (2024-07-15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