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言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18
选择字号:
科学快讯

 

人类活动塑造全球河流分解速率模式

利用纤维素为基础的分析反映植物碎屑的主要成分,科学家为全球分布的514条河流中的纤维素分解率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分解率预测中存在大量重要的变量,这强调了这一过程在全球范围内的复杂性。

当预测的纤维素分解率与属级凋落叶质量属性相结合时,可以高精度地解释此前研究已得出的凋落叶分解率。科学家的全球研究提供了地球上大量未被研究区域的分解率估计,并揭示了人类活动主导的大陆尺度区域中存在的快速分解情况。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n1262

用原子分辨率探测二维冰的超润滑现象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使用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直接成像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表面上二维冰的原子结构和输运。由于表面静电的不同,二维冰岛的晶格与石墨烯表面不相称,而与氮化硼表面相称。石墨烯表面的面积归一化静摩擦随着冰岛面积的增加而减少(约-0.58),表明石墨烯具有超润滑行为。相比之下,氮化硼的摩擦对面积不敏感。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表明,石墨烯上的冰岛摩擦系数可以降低到小于0.01。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o1544

人脑多尺度分子成像和表型的集成平台

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平台,可以同时从同一个人的大脑中提取单个细胞的空间、分子、形态和连接信息。该平台包括3个核心元素:用于大规模组织的超精密切片而不失去细胞连通性的振动切片机(MEGAtome)、用于人体器官尺度组织的多路多尺度成像的聚合物水凝胶组织处理技术(mELAST),以及用于重建多个脑板之间三维连通性的计算管道(UNSLICE)。他们利用这个平台在多个尺度上分析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并展示人类大脑中可扩展的神经连接映射。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h9979

代谢不灵活性在肝脏再生过程中促进线粒体健康

科学家报告了在肝脏再生过程中,由于无法通过线粒体β氧化从外周脂肪酸产生乙酰辅酶a,电子传递链(ETC)功能失调的肝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丙酮酸或醋酸酯产生乙酰辅酶a的可选模式在ETC功能发生障碍的情况下受到抑制。

这种代谢不灵活性迫使肝细胞对ETC功能线粒体产生依赖,从丙酮酸中恢复乙酰辅酶a的产生足以使ETC功能失调的肝细胞增殖。他们提出,通过限制ETC功能失调细胞的扩张,可以使得肝细胞内的代谢不灵活性变得有益。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j4301

通过辐射冷却对抗城市热岛效应的光谱工程纺织品问世

科学家通过分子设计开发了一种中红外光谱选择性分层织物(SSHF),其发射率在大气透射窗口中占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减少了来自周围环境的净热增益。由于纳米微混合纤维结构的强烈米氏散射,这一材料具有0.97的高太阳光谱反射率。当材料在白天被垂直放置在模拟的室外城市场景中时,它比太阳反射宽带发射器低2.3℃,并且具有出色的可穿戴性能。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l0653

(李言编译)

《中国科学报》 (2024-06-18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