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古细菌中最小氢化酶和杂交氢化酶具有活性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Gustav Berggren团队研究认为,古细菌中的最小氢化酶和杂交氢化酶具有活性。6月11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细胞》。
研究人员通过对现有基因组和新基因组的分析以及广泛的生化实验,证明厌氧古细菌编码多种多样、活跃而古老的[FeFe]氢化酶。9个古细菌门的基因组都编码了[FeFe]氢化酶,产生H2的阿斯加德古细菌培养物也表达了[FeFe]氢化酶。研究人员报告了DPANN古细菌中的一种超微小氢化酶,它能与催化H簇结合并产生H2。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并描述了其他10种古细菌中通过[FeFe]和[NiFe]氢化酶融合形成的非凡杂交复合物。系统发育分析和结构建模表明,杂交氢化酶具有久远的演化历史。这些发现揭示了古细菌新的代谢适应性、生物技术发展所需的简化氢催化剂,以及两种主要氢代谢酶之间令人惊讶的交织演化史。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5.032
《细胞-代谢》
个性化代谢全身模型可预测遗传代谢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爱尔兰戈尔韦大学Ines Thiele研究小组报道,用于新生儿和婴儿的个性化代谢全身模型可预测生长和遗传代谢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该研究近日发表于《细胞-代谢》。
据介绍,器官特异性动力学的综合全身模型(WBMs)已被开发用于模拟成人代谢,但这种模型尚不存在于婴儿中。
研究人员提出了360个跨越生命前180天的器官分辨率、性别特异性的新生儿和婴儿代谢模型。这些婴儿全身模型被参数化,以代表新生儿和婴儿不同的代谢特征,包括营养、能量需求和体温调节。研究团队证明,预测的婴儿生长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一致的。他们通过模拟1万名新生儿的血液代谢组和出生体重,来评估婴儿体重指标的可靠性和个性化能力。
此外,婴儿全身模型准确预测了已知生物标志物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对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治疗策略的代谢反应。婴儿全身模型为个性化医疗带来了希望,因为该模型可能是新生儿和婴儿新陈代谢数字化双胞胎的第一步。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4.05.006
《免疫》
微生物群决定T细胞克隆选择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Geoffrey R. Hill和Albert C. Yeh研究提出,微生物群决定了T细胞克隆选择以增强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能力。相关研究成果6月13日在线发表于《免疫》。
同种异体的T细胞扩增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的理论认为这是由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驱动的。这一范例代表了一个封闭的遗传系统,在该系统中,供体T细胞与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相互作用,尽管由于T细胞库的稀疏性,克隆鉴定仍然具有挑战性。
研究人员使用小鼠干细胞移植系统中的供体和受体T细胞(TCR)频率开发了一个贝叶斯模型,以定义遗传上相同的供体-受体对中T细胞克隆的有限共同扩增。供体CD4+ T细胞克隆型的一个子集在相同的受体中差异扩增,并且是微生物群依赖性的。微生物群特异性T细胞增强了GVHD的致死性,并可以靶向胃肠道上皮在同种异体反应过程中呈递的微生物抗原。
微生物群是同源抗原的来源,有助于克隆型T细胞的扩增和GVHD的诱导,与供体-受体遗传学无关。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4.05.018
《中国科学报》 (2024-06-18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