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晔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4-18
选择字号:
以科技创新体系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刘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在考察调研以及各类工作会议和专题学习中,反复强调要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维护国家安全以及建设科技强国意义重大,是党中央在应对风险挑战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作出的重要政治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

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关键核心技术具有技术地位的垄断性、攻关突破的高投入性、知识基础的复杂性以及商用生态依赖性等特征,其攻关需要不同学科背景技术单元力量的深度协同。例如,对于芯片制造技术的攻关,需要光学、数学、物理学等多学科团队的交叉协同,需要在结构、器件、工艺及检测等领域攻克一系列核心科学技术难题。可见,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往往并不依赖于某一项单点技术的先进性,而取决于其所在技术体系的持续优化、整合和自我增强能力。

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够将诸多创新主体、要素进行高效集成和动态组合,形成大纵深、跨学科、全链条合作,真正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本身的效能、活力和韧性。

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体现在技术体系和组织体系两个方面。其中,技术体系是围绕某个领域、某项产品或工程,由各种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按一定目的、一定结构方式组成的技术整体。而组织体系涉及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间试验、投产测试与产品化、商业化与产业化等一系列环节。

“锻长板、补短板”,建立未来产业战略性技术体系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智能化变革大潮下,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显现出重塑人类社会的巨大潜力,是未来全球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建立面向未来产业的战略性技术体系,需要对前沿领域核心技术进行甄选与研判,并从系统论高度予以部署和布局,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形成“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路径规划。

从“长板卡位”来看,需要研判我国未来有希望引领科技发展、构筑竞争“长板”的领域,重视颠覆性技术的超越引领,增强源头技术供给。在一些战略性领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局部竞争优势,发展出独有的“杀手锏”技术,为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赢得底气和发展空间。

从“短板补位”来看,对于长期受制于人的各类“卡脖子”技术的攻关,要树立底线思维。在事关国家安全与基本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自主可控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做好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断供”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做到自我循环。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产学研深度融通组织体系

随着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构建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高效组织体系,将成为化解我国技术供需结构性矛盾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破局之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融通创新是一种聚焦于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融通动力机制、各类创新要素的共享机制、创新成果转化和成果共益机制以及风险共担机制的创新范式,有利于打破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九龙治水”格局,避免技术攻关中的“孤岛现象”。为了构建具有协同性、融通性的产学研组织,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与融通创新,归纳起来,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整合创新资源,建立共享机制。政府要围绕人员激励、协同配合、市场衔接等方面营造体系化的政策环境,组织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协同攻关,从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角度加强对融通创新体系的支持,将创建国家实验室、创新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工作聚焦于核心技术攻关。在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中,要将分散和割裂的创新单元、创新要素进行实质性整合,确保攻坚创新体系中的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和耦合发力。

第二,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具备公共性特征,需要会聚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中具备基础研究实力的学者、科学家和研究团队等,开展共性技术协同攻关,解决相关领域核心科学问题,充分实现不同产学研主体间的知识融合与共享。加强基础研究,要营造包容创新的文化和制度环境,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原创性“冒险”。

第三,定位市场需求,推动成果转化。要充分发挥企业市场需求定位的关键职能,培育一批集成创新能力强的领军企业,使其在市场前景驱动下对接重大技术需求,将关键技术突破、样品规模商用和产业生态培育等环节紧密结合,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产业技术研发与转移。此外,还要推进面向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持续商用化研发,以推动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打通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链和产业链,高效实现前沿成果潜在价值,带动国家层面的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链接全球生态,形成双向循环。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新形势,需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确保自主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开阔视野,协同各类国际国内创新主体与知识主体,并使其充分交互与耦合,构建国际创新链与本土创新链双向嵌入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参与程度的动态平衡。在人才引进、财政、税收、项目管理等方面形成国际化政策组合支持,打造具有合作凝聚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4-04-18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