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2-7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
突破国产储能电容器薄膜性能瓶颈

 

本报讯(记者田瑞颖)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邵涛团队与合作者突破了国产储能电容器薄膜性能瓶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先进材料》。

薄膜电容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电磁能装备的核心储能器件。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作为薄膜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具有击穿电场高、常温损耗低等优势,但高温下BOPP击穿电场严重下降、损耗急剧增加,成为限制薄膜电容器性能的瓶颈。现有研究大多通过无机掺杂、表面喷涂、沉积、接枝等方法提升BOPP介电性能,但这些方法需攻克从实验室到工业应用的难题。

该研究采用气体放电等离子体高效产生KrCl(222 纳米)和Xe2 (172纳米)准分子深紫外光,具有光子能量高、环境友好等优势,在常压空气中直接辐照改性BOPP。作为一种“软”改性方法,可无损实现BOPP断键、重构,裂解氧分子、产生氧原子,形成热稳定性更好的C-O键,且避免引入新的界面问题。改性后的BOPP击穿电场常温下提升17%、120℃下提升52%,常温下效率大于95%放电密度由4 兆焦每立方米提升到7.5兆焦每立方米。该方法还可以拓展到其他高温介质薄膜,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为了揭示改性内在机理,研究人员建立了分辨率达0.5 微米的激光诱导压力波空间电荷测量方法,原位获得了改性前后BOPP原样品的空间电荷分布。

该研究全链条深度融合放电等离子体产生与材料改性应用,处理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试剂、不产生高污染副产物,具有一步、通量大、能耗低等优势,对突破国产储能电容器薄膜性能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1713

《中国科学报》 (2024-02-0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