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2-2
选择字号:
关鹏:我用AI做了一款公众号编辑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韩扬眉

2016年,关鹏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计算技术研究所读研究生时,国科大官方微信团队正招募队员,出于提高审美的考虑,他报了美编岗位。

这是AI进入他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开始。那时,微信公众号自带的排版功能还不强,因此衍生出一批编辑器。

“但无论是微信的原生工具,还是其他编辑器,都让创作者不得不将有限的创作经历分散到排版设计上。”关鹏告诉《中国科学报》。

那时,关鹏几乎每天都要排版,通常需要先在Word文档中编辑完成后,粘贴到编辑器里排好版,再粘回微信公众号,烦琐、耗时且效率极低。

更让他感到麻烦的是,国科大的公号刊发的相关报道免不了使用数学公式,公式不像汉字可以用拼音打出来。因此,关鹏一直在与编辑器作“斗争”,试图解决数学公式无法呈现、排版错乱、标题单一等问题。

“如果写文章的同时能一键排版,那该多好。”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关鹏,决定自己开发一款编辑器,“这样就能让人专注于内容创作本身,而不被格式烦扰了”。

不久,关鹏设计的编辑器有了雏形,但仍存在编辑数学公式、微信外链转脚注、修改等诸多细节问题。

2023年,恰逢ChatGPT等AI大语言模型爆火。关鹏尝试用其解决那些难题,“AI给了我很多解决方案。比如,如果呈现数学公式,我觉得可行的方案是将公式转换成图片,但我不知道图片的内容怎么制作出来,就问了AI,这是搜索引擎很难解决的问题”。

关鹏借助AI大语言模型自建后台服务,实现了公式转图片的功能,还可根据排版情况调整图片大小。对于大量公式的转换,关鹏在前端合理使用了异步请求,即将所有需要转换的公式并行执行,性能上达到了10个公式2秒转换的效果。

在AI的帮助下,编辑器还实现了在左侧编辑栏中输入文字,右侧实时出现初步排版效果,然后一键选出合适的模板完成排版。

如今,作为腾讯的一名开发工程师,关鹏的工作是与代码打交道,遇到问题他还会使用AI这个“小帮手”。

“有时百度和谷歌无法回答我,但AI会给我答案,它可以提供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新方法,很有参考价值。”关鹏说。

通过这些年的使用,关鹏认为,未来AI一定会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学习如何与AI相处或许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科学报》 (2024-02-02 第4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