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指引和培育我成长
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今年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我是在中国科学院的关怀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我从个人的经历中体会到,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在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也可以说,是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指引和培育了我的成长。
1949年7月,在我居住的江西省永新县,老百姓敲锣打鼓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我当时刚好初中毕业。1952年,国家提出要建设工业化国家。当时县里的大喇叭播放着“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丰富的宝藏”,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我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并被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勘探系录取,实现了“学地质、去找矿”的梦想。
1956年,我又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前身),从事长江中下游铁矿与铜矿的成因与找矿方向的研究。
1958年,我完成了研究生论文,经答辩成绩优秀。当时,时任所长侯德封要我从事核子地质研究。由于我没有核物理专业基础,便到刚成立的中国科技大学进修核物理基础课程一年,又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进修核物理实验一年。回所后,我开始研究地球内部的能源及其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并提交了4篇论文和1本专著,还发现20亿年前地球存在过天然核反应堆。
1964年,我国进行了首次核爆炸试验。为了研究大气层中放射性裂变产物的运移与扩散,我在全国各地的高层建筑物楼顶收集大气层中的核爆炸气溶胶。不久后,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到地质研究所交给我一项重要任务——立即组织研究队伍去西北寻找地下核试验场。于是,我带领刚刚组建的研究小组,经过近1年野外地质考察和3年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终于找到了能够满足国家全部要求的地下核试验场。
1969年,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经长期对地下水监测没有发现污染,完全符合地下核爆炸的各项指标要求。之后,我国又成功完成第二次深井地下核爆炸任务。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拉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帷幕。1958年,美国和苏联先后启动探月计划;1960年,苏联开启探索火星的征程;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首次实现载人登月。当时,我国正在加速提升进入空间的技术能力,1970年终于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58年,我开始研究构成太阳系的原始物料——中国的各类陨石,包括1976年降落的吉林陨石雨、世界最重石陨石——1.77吨重的吉林1号陨石,以及世界第三大铁陨石—— 25吨重的新疆铁陨石等。为了预先祝贺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赠送给中国1克月球岩石。由于我研究过各类陨石,中国科学院指示,由我带领团队研究月球岩石。之后,我和团队发表了14篇研究论文。
1993年,国家准备启动月球探测工程,但要先进行科学论证。当时,我得到通知要做调查研究,并向“863”计划专家组汇报答辩。1995年,我向专家组报告《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得到专家组一致赞同。1999年,我又向专家组报告《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研究》,提出当今中国月球探测还是无人月球探测,需划分为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取样返回3个阶段,还提出进一步开展载人登月、建设月球基地、开发利用月球的资源与能源,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这些建议得到专家组一致同意与支持。
2002年,我向专家组报告《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卫星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得到专家组一致赞同。
2003年,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自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至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成功返回地球,中国6次无人绕、落、回三阶段月球探测全部成功实现,高质量完成了预定的全部科学目标任务。
月球探测科学目标的设计要求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与创新性。总体要求是,凡是别人做过的探测项目,我们也必须要做,且一定要做得更好,让全世界使用中国成果。每一次月球探测科学目标中,一定要有1至2项由中国首先提出的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科学目标。
嫦娥一号获得了全月球三维影像图,探明了14种有用元素在月球上的分布特征。中国还首次测定了全月球土壤层的分布与厚度,计算出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大约有100万吨,如果人类社会将来用氘和氦-3进行核聚变发电,至少可以使用1万年。
嫦娥二号获得了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实现了人类首次对4179号小行星大小和形状的系统探测。嫦娥三号着陆月球正面,嫦娥四号实现首次月球背面着陆,开展月球车巡视探测与着陆器定点探测。
嫦娥五号着陆月球正面,并带回月壤样品。根据样品研究,月球最近一次玄武岩火山喷发距今约20亿年,将月球演化历史延长了10亿年。嫦娥六号则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目前嫦娥六号样品正在分发研究中。中国还向全世界发布了精度最高的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等系列图件。
下一步,中国将实现载人登月、建设月球科研站,还将实施火星取样返回、木卫二与土卫六的环绕探测。中国的深空探测将持续向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
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的科学成就,正是几十年来中国科学院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不断接续奋斗的最好体现。
前不久,我国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是牵头单位之一。我国计划到2050年成为世界空间科学强国。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科学院要继续面向世界空间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现有学科、人才队伍和工程技术等特色,发挥建制化科研组织模式优势,奋力完成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核心任务,书写辉煌篇章!
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基础扎实,多科融合,创新发展,胸怀壮志,践行梦想!68年的研究历程,让我见证了中国科学院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我要继续报效祖国,为之奋斗终生!
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供图
凝心聚力攻坚“空天海智” 踔厉奋发抢占科技制高点
史泽林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之际,我代表院属单位,送上深深的祝福。
刚刚,我们一起参观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展,每张照片、每件展品的背后,都有一段中国科学院人鲜活的奋斗故事。这些故事共同串联起一部生动的历史,彰显了中国科学院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解决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问题时,发挥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想,这是75年来中国科学院对于祖国一如既往的深沉热爱,也是始终与祖国同行的深刻印记。作为一名中国科学院人,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作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所长,我深切感受到,能够持续取得新成就,得益于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为我们高质量谋发展、高标准抓落实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以来,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内涵和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依赖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依赖于高水平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依赖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在今年“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既是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对当前科研工作提出的要求。
今年也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中国科学院曾经累计投入40多家单位、3万余人参与“两弹一星”工作。科研工作者用炽热情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科技史诗,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沈阳自动化所在“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声中应运而生,在“科学的春天”里得到发展。在建所早期的20多年里,以老所长、战略科学家蒋新松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秉持创新科技、报国为民的信念,在条件有限、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在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高精度跟踪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56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自动化专业大学毕业生,蒋新松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他在一篇回忆文章里写道:“进入中国科学院的大门,我才第一次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干国家大事,从此成了我终身追求的目标。”奉行这一人生准则,蒋新松一直为科研工作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新时代的沈阳自动化所人,我们积极传承并践行老一辈科学家“献身、求实、协作、创新”的精神,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自动化所投资的新松公司考察期间,提出“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的要求,这也是研究所一直努力的方向。今天,研究所瞄准“空天海智”领域前沿,开展“要地”之争、“焦点”之战。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为全面提升攻坚能力,研究所领导班子清醒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刻认识到基础研究支撑应用研究、应用需求牵引基础研究的内在联系,引导全所上下统一思想、深刻领会“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重要论断,下决心梳理重大需求和重大工程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的体系化、建制化优势,联合院内外优势单位开展协同创新,做好体系化、系统化谋篇布局。从2022年开始,研究所首次利用自有资金支持了一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及交叉领域研究项目,鼓励跨所、跨部门合作,形成了工程应用出题、基础研究答题的新局面。研究所还制定了“中长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布局了一批科技新方向。
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研究所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成立了重大工程专项外场临时党委、党支部,以及蒋新松逐梦深海科技攻关突击队、蒋新松光电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并充分发挥突击队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思想引领,充分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改革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机制、保障机制、“两线”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强化资源配置,加强风险管控,联合院内外精干力量,坚决打好初心之战、使命之战、荣誉之战。
作为院属研究所的一员,我深感今后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牢记使命任务,努力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走在前、作表率,在全面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产工业机器人。沈阳自动化所供图
传承担当奋斗精神 谱写科技攻坚新篇
杨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重大专项常务副总师
与祖国同龄的中国科学院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回首过去七十五载,中国科学院始终肩扛科技强国建设重任,带领广大科研工作者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原创科技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这一使命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沉甸甸的,光荣而紧迫!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
2005年,我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入所第一课就是学习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水声事业奠基人汪德昭先生的生平事迹。
1956年,为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侨居法国20多年的汪德昭毅然放弃了在巴黎的事业、地位和丰厚待遇,举家返回北京。他根据我国海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高到低、有合有分”的水声学研究发展战略。这一指导方针为我国水声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并通过之后几十年的科研实践充分证明了它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他坚持理论研究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多次组织并参与海上科学试验。1978年,已经73岁高龄的汪德昭在西沙试验区域出现连续呕吐,3天没有吃一口饭,完全靠意志力坚持。但每逢关键时刻,他仍会出现在船头,指导试验推进。
在汪德昭的带领下,声学所自行研制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岸基声呐、第一台数字式潜用声呐、第一个声自导系统等,且都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结束了我国“有海无防”的历史。
这是每一位声学所人的入所第一课,前辈担当奋斗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特别是在困难与坎坷面前。
入所后,我加入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声学团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制造载人潜水器所必需的水声通信机、导航定位声呐以及各型探测声呐,当时国内均没有成型装备。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我们不能止步于只有初步认识的600米浅海,必须扎进7000米深海—— 对全人类来说都非常陌生的深渊,实现可靠的通信、导航和探测。难肯定是难,但这是我们要为声学所、中国科学院,为国家海洋事业交出的“答卷”。
责任就是最好的培养。声学所前辈们无私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知识与我们分享,使我们的能力在重大项目的锤炼中迅速提升。基于高效的组织模式,我们实现了国际领先的“蛟龙号”三大技术创新点之一 ——高速数字水声通信技术。
除了基础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外,设备的可靠性同样十分重要,它们必须经过池、湖、海的一次次锤炼与打磨,才能够安装到潜水器上。在千岛湖,我们连续几个月吃、住、试验在几百平方米的母船上,既经历了寒冬的湿冷,也体验了酷暑的闷蒸。在“向阳红09”船、“探索一号”船上,我们既经历过十几米巨浪的拍打,也有连续出海130天、天天幻想能够吃上一口蔬菜的经历。经过这些付出,我们收获了稳定、可靠的声学系统。
通过一次次成功的应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以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海洋装备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面对占地球面积70%的广阔海洋、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以及高昂的海上作业成本,在海洋强国建设道路上,我们还需要攻克更深层次的科学难题。而这需要我们在思想引领、多学科融合、组织机制上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独特优势。
首先是坚定理想信念。责任感和荣誉感是推动每一个人超越自我的最强动力。海试期间,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种种不易。但每当潜水器突破新的深度,我们回到甲板升起国旗、流下激动的泪水时,才更加明白当年“两弹一星”研制人员的不易,以及作为一名中国科学院人的骄傲。而这面用汗水和泪水浇铸的精神大旗,必将挥舞在我们每一个攻坚人的心中,并指向下一个必须攻克的堡垒。
其次是充分发挥多学科融合优势。不同学科之间需要从体系化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协同攻关。中国科学院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学科建制完备。我们将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配,从更高站位开展科技攻关,并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多学科协同创新的组织方式。
最后是探索新时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研攻关新机制,特别是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政策措施、科研力量、资源平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同时,压实责任,打破部门界限、系统界限、单位界限、学科领域界限,强化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责任担当。强化党建引领,扎实形成基层党组织“强功能、固堡垒、促攻坚”的行动执行力,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今,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要充分发挥多学科、体系化、建制化优势,推动全面抢占科技制高点,并在这一伟大征程和具体工作中拼尽全力,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年3月28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靠港。本报记者丁典/摄
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 抢占高超复用飞行制高点
李文皓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在参观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展的过程中,我深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深感作为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国科学院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对于明确使命、谋划未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我深刻认识到,虽然我们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在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上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每个时代皆有主旋律,工、农、兵、学、商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勇挑重担、顶住压力,引领时代前行。现今,已然来到创新引领生产力解放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科技革命即将到来,科研范式的重塑也即将发生,我深刻感受到以强大信息储备为基础的跨学科知识发现阶段即将到来,这将是科技发展效率是马车还是汽车的分水岭,赢者将一骑绝尘。春雷鸣响,闻声知意,必须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拥抱、投入并抢占主动权。
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是钱学森先生回国后创建的第一家单位。在他的带领下,力学所坚持“工程科学”思想,聚焦制约国家重大任务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科学问题。在力学所的科研文化中,“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专业和使命”一直是核心纲领,走出了以钱学森、郭永怀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钱学森先生的学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院士,在回忆钱学森先生对他所说的影响最深远的话时提到了两句话。第一句是“任何一件事,都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中来考虑、来观察”,这代表了系统工程视角。第二句是“当你决定从事某项研究前,先要下个决心,一定要做‘出汗’的工作,不要做那些‘华而不实’的工作;只要国家需要,就要努力去完成”,这代表了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选题定位。郭永怀先生的学生、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俞鸿儒院士提到钱学森先生的要求:“不要随大流,要敢想、敢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不怕把好想法告诉别人,让别人追上自己。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这代表了开放、挑战、创新的科研态度。
我所在的团队是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由不同学科的年轻人围绕同一个科技攻关梦想组队,是力学所响应体系化、建制化科研组织行动的尝试之一。2021年7月15日,当我从中国科学院领导手中接过队旗,有幸成为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的第一任队长时,内心是久久无法平复的感动,肩头是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的选题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高技术和国防领域争夺的焦点。在力学所历史悠久而深厚的基础力学底座上,我们实践了一条从跨学科基础研究到集成验证的道路。
在实践中我有两个切身感受,第一个是科技的力量。事实证明,科学原理的打通能将不同专业间的制约转化为相互支持的坚固基石,如榫卯相合。我们让像导弹一样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平稳降落,使可复用飞机以导弹的速度与灵活性翱翔天际,探索了一条临近空间发射飞行的新路。第二个是科学家精神的宝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戈壁滩上、在绵阳风洞群的实验室里,我们沿着钱学森、郭永怀等前辈的足迹,携手中国科学院内外兄弟单位协同攻关。他们的精神和气魄,成为我们与其他团队沟通的桥梁,是凝聚共识、激发潜能,从而促进创新的强大助力。
在突击队成立后的千余个日夜,力学所失去了尊敬的郑哲敏先生、吴承康先生及白以龙先生,他们留下的一支钢笔、一根琴弦、一本手册,都仿佛是时间的印记,引领我们穿越到那些他们沉思、记录、交流与灵感闪现的瞬间。他们一生的行为准则,是对科学家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烙印。20年来,我每日都从力学所院士墙下走过,从初见的敬畏,到目送其中一些人离去的感慨。我出生于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成长于国家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成于国家繁荣富强的鼎盛之时,享有国家和平与繁荣的庇护。当前,面对核心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正如那句简明而坚定的话所言,“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将继续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热血情怀,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在科技战场上毫不退缩,为努力抢占高超复用飞行制高点作出应有的贡献。
飞行器试验准备就绪。力学所供图
奋力书写“强国一代” 科技报国的青春答卷
黄汝霖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级博士生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之际,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全体在读学生,向我们热爱的中国科学院,送上深深的祝福。
我是国科大2018级本科生、2022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黄汝霖,刚刚作为急需专业方向的专项计划学员,被录取为前沿交叉科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2018年9月,懵懂的我怀着对科学的向往和追求来到国科大,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员、国科大的一员。“欢迎来到离科学最近的地方”的巨幅标语成为我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对即将开启的充满挑战与荣耀的科学之旅有了深深的向往。时光飞逝,6年来,我在这里完成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并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我不仅学习到丰富的专业知识,也逐步理解了中国科学院的历史与文化、责任与使命、信念与担当。作为一名国科大学子和中国科学院的一员,我越发感到骄傲与自豪。
回首过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在七十五载的征程中,始终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创造出一大批世界一流原创成果,书写了科技创新的壮丽篇章。中国科学院几代科学家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更是深深感染和打动了我们每一位青年学子。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作为中国科学院学子的两点感受。
一是中国科学院有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家国情怀。
高中时我第一次了解到“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先生和郭永怀先生的故事,深受震撼和感动。我也想像他们一样,为国奉献,为人民服务。入学后,我成为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学生志愿讲解员,了解到更多当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前辈们的故事。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60多年前,前辈们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作为志愿讲解员,我在介绍前辈们的事迹时,仿佛能跨越时空与他们对话。他们的事迹不仅仅是一项项成就,还是一个个“大写的中国人”所作出的选择,相较个人得失,他们选择了为国奉献。正是因为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责任,让他们始终坚定不移地为国家、为人民做科研,始终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他们用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代代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产出了一大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悟空”“墨子”“慧眼”等一批科学卫星,提升了我国空间科学的国际竞争力;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研究,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中国天眼”“人造太阳”等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了科研利器。这些成就深深吸引并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努力钻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作为中国科学院的青年学子,我们将秉持“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牢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向问题出发,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长为建设科技强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生力军,书写好科技报国的青春答卷。
二是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为国科大青年学子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国科大别具特色的本科生“三段式”培养方式让我们在打牢基本功的同时,有机会开拓国际视野,增长见识;大咖云集的讲座让我们了解各领域的前沿进展,培养科学品味;全员全程导师制也使我们得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走进顶尖实验室,了解真正的科研生活,接触学科前沿;得天独厚的多学科培养环境,允许我们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在国科大,我从物理学转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计算机科学的不同方向不断尝试,最终找到了处理器设计的兴趣所在;硕士阶段进入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微处理器中心(龙芯实验室)学习。
今年10月,我被录取为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的首批博士研究生。身处这个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秉持“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协作、大项目”科研理念的 “学科特区”和“人才培养特区”,我深感荣幸,也感到重任在肩。我将积极尝试,让不同学科的知识交融碰撞,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上磨砺品格,求索求知,追求学术梦想,挺膺担当,绽放光彩。
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为底色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肩负起中国科学院学子“强国一代”的时代重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最后,祝我们深深爱着的中国科学院继续乘风破浪,在建设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征途上再立新功!
国科大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国科大供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李子锋摄
《中国科学报》 (2024-11-02 第2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