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刘佳佳 记者 田瑞颖
美国林肯大学近日宣布,已对非裔副校长安托瓦内特·“邦妮”·坎迪亚-贝利的自杀启动调查,与案件相关的白人校长约翰·莫斯利正带薪行政休假。
莫斯利在1月3日向贝利发出解雇信,并要求她立即搬出学校提供的住房。5天后,49岁的贝利自杀。在去世当天,她给莫斯利发了最后一封邮件,控诉后者的“故意骚扰和欺辱”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
此时距离贝利上任不足一年。她自杀的消息让林肯大学校友群情激愤。学术界也对非裔女性的生存环境和待遇提出质疑。
“你故意骚扰和欺辱我”
贝利出生于芝加哥,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卡罗来纳州的多所大学担任高级管理人员,从事高等教育工作20多年。2023年5月起,她在林肯大学担任主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
谁也料想不到,担任母校副校长仅8个月后,贝利会在告别人世的邮件中写道:“林肯是我的起点,也是终点。”
在当初的聘用公告中,贝利被描述为“一个在倡导社会正义和变革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我相信多样性工作就像拼图。”贝利在公告中如是说,“我会努力帮助每个人在拼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贝利在新位置上却遭遇了巨大的工作和精神压力。
尽管工作努力、经常加班,但校方对贝利的工作评价很低。她在邮件中透露,自己在2023年11月的专业评估中只得到36分(满分100分),而且没有人向她说明为什么分数这么低。
去年11月,贝利曾给校董事会和莫斯利发邮件提出自己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希望寻求帮助。但校方表示不会参与人事管理问题,莫斯利也忽视了她的邮件,而且在当面交流时对此避而不谈。
1月3日,莫斯利在解雇信中表达了对贝利工作表现的“严重担忧”,并称其不遵守管理规范、未经批准向学生收取不合规的住宿费,导致学校收入受损等。莫斯利还在信中通知贝利即刻行政休假,直到2月份解雇生效。
1月8日,贝利自杀。她在给莫斯利的邮件中写道:“你无意让我担任副校长,故意骚扰和欺辱我,并通过贬低我和看我失败得到满足。你已经对我造成了足够多的伤害。”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同事,永远是林肯大学、传统非裔大学和她所信仰的其他事业的热情倡导者。”1月11日,林肯大学校董事会发文悼念贝利。校董事会还在声明中表示,将聘请“第三方专家”全面审查潜在的人事问题。
非裔女性学者的危机
贝利的去世引发了全美范围内关于黑人女性在学术界面临的挑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
“学术界对非裔女性的标准截然不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贾斯敏·罗伯茨-克鲁斯说,“许多非裔普遍认为,自己必须加倍努力工作,才能获得白人享有的一半尊重、赞誉和同情。而非裔女性在高等教育中常受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复合压迫,这种情况更为糟糕。”
克鲁斯说,这些压力让美国高校中的非裔女性疲惫不堪,并出现“倦怠、自我怀疑和追求极致完美的倾向”。
克鲁斯还对美国哈佛大学首位非裔女校长克劳丁·盖伊的辞职表示了同样的担忧。1月2日,盖伊在上任仅6个月后,就因对校园“反犹”主义的言论和抄袭指控而备受争议,最终选择辞职。
研究表明,学术界的非裔女性,尤其是教职员和学者,会受到更严格的评判和评价。她们还经常被要求做更多的服务和学生辅导等工作,在获得终身职位上也面临着巨大障碍。
这种对黑人女性的歧视在学术界持续且普遍存在。2021年的一篇论文指出,黑人女性面临“同行、上司和学生对其能力的怀疑,较低的教学评价,过重的服务期望,以及较少的晋升机会”。与此同时,论文作者还强调,黑人女性在教职员和行政职位中的比例都很低。
美国霍华德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阿什利·罗伯逊·普雷斯顿表示,希望贝利的去世能促使美国高校负责人采取具体措施,保护非裔女性学者的心理健康,希望各个机构可以确保教职员和管理者在面临危机时获得及时的心理帮助。
“我们不想让贝利成为一个失去意义的名字,希望贝利的去世可以成为改变的火种,让我们用行动来纪念她。”普雷斯顿说。
《中国科学报》 (2024-01-23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