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维维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23
选择字号:
格陵兰冰盖40年冰损失超5000平方公里

 

本报讯 卫星观测研究显示,全球第二大冰盖格陵兰冰盖自1985年至今已损失约5091平方公里的冰。虽然这个量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相对较小,但冰损失可能会影响大洋环流和全球热能分布。相关研究1月18日发表于《自然》。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Chad Greene和同事利用卫星影像构建了1985年至2022年的236328个冰川末缘位置,据此量化了冰裂,即冰川末端断裂的程度,以及冰盖边缘改变和冰面积总损失。

研究者发现,格陵兰冰盖在过去40年里损失了约5091平方公里的冰。这相当于约1034兆吨的冰。具体而言,这些冰盖自2000年1月起以每年平均218平方公里的速度退缩。研究还发现,这种退缩似乎没有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但可能对地球的大洋循环模式和热能量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Greene和共同作者还发现,格陵兰冰盖在单个年份冬季增长和夏季退缩之间存在最大差异的一些冰川,包括Jakobshavn Isbr?覸和Zachari?覸 Isstrom冰川,也是1985年至2022年间退缩最多的冰川。这表明冰川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长期退缩的一个预测指标。(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863-2

《中国科学报》 (2024-01-23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王赤:在仰望星空中凝心聚力 南非MeerKAT射电望远镜发现巨型射电星系
新模型预测电池衰减轨迹 科学家发现草原极端干旱“密码”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