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可莹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11
选择字号:
“失学”之后,她选择四处“流浪”

 

编者按

Gap year(间隔年)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源于年轻人逃离传统生活的渴望。世界名校如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都推崇Gap year,认为这能培养成熟、充满活力的学生领袖。然而,这种经历也伴随着挑战,或许会让学业进度滞后、竞争力下滑。因此,Gap year究竟是人生正资产还是负资产,关键要看当事人是否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规划,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分享了一位“00后”的Gap year经历,或可作为参考。

王雨涵在米兰理工大学。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徐可莹

发呆是王雨涵的习惯,她有时会像小动物那样定住,什么都不做,只是放空。

23岁的她刚刚经历了一个完整的Gap year,并在自媒体上分享了轨迹—— 一年时间里,这位“00后”女孩独自走遍了中国南方的大部分省份,用实习和兼职赚来的钱逗长隆的小老虎、和成都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人面具对视、在深圳世界之窗假装一场环球旅行;她有计划地路过了南宁3月的兰花、昆明4月的蓝花楹,并在六七月的江浙沪领略了最美的梧桐大道。

“梦想清单”上那些曾经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被一 一划掉。

2022年夏天,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的王雨涵,被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婉拒——这是她为之准备3年的唯一“梦中情校”。尽管已经有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录取通知保底,不愿将就的王雨涵还是决定“gap”一年,继续申请。

她没想到,这竟成了自己迄今作出的一个“最伟大的决定”。

为梦想买单

在决定“gap”的那一刻,王雨涵脑中不是没想过最糟糕的后果——有一半概率,她会和梦想中的生活再次失之交臂。

倘若失败二度降临,停摆的一年该如何交代?

“我当时对自己说,如果又没申请到,那在一个喜欢的城市找份工作也不错。”王雨涵尤其喜欢杭州,她曾在西湖边静坐一整天,直至落日消失。

最坏的后果也不是难以承受。王雨涵作出决定后,正纠结于如何向父母开口。有天晚上,妈妈竟主动问她“要不要晚一年再走”。

有父母的支持作后盾,王雨涵开始精心规划自己的Gap year。她写下一张“梦想清单”,逐一列出那些过去一直想做但没有时间做的事。

有些事很费劲儿,比如“去喜欢的建筑事务所实习”“学习意大利语”“练出腹肌”……有些事轻巧但新奇,如“染超夸张发色”“第一次搓澡”“当小学老师”“去寺庙打工”等。

但在“流浪”正式开始前,王雨涵需要先为自己的决定买单。父母都是三线城市的普通公职人员,王雨涵不想给他们增添经济负担。于是,她先花了近半年时间去北京实习,尝试自力更生积攒“流浪”资金。

从小在福建长大的王雨涵很少来北方。初到北京时已是深秋,她见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她一边工作,一边心满意足地将计划表中“第一次堆雪人”“第一次搓澡”“在水立方游泳”“爬长城”“看冻海、喂海鸥”等事项一 一划掉。

王雨涵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青山周平B.L.U.E建筑事务所”做实习生。这是一位日本建筑师的事务所,同事们来自世界各地,但工作语言是中文。

她很喜欢这份工作。实习期结束后,王雨涵壮着胆子去找青山周平,希望他能为自己写一封推荐信。

王雨涵原本不抱什么希望,她觉得自己在实习期内的表现算不上亮眼,青山周平工作时又不苟言笑,“总是凶凶的”,让人害怕。

但出乎意料的是,青山周平很快同意了,并且还为及时写推荐信调整了自己的时间。去办公室拿推荐信时,青山周平还对王雨涵说了声“谢谢”。

“有时候我感觉是这封推荐信帮助我申请到‘梦校’的,毕竟文书和作品集改动都不大。”王雨涵说。

对比在建筑事务所的第一份工作,王雨涵在北京的第二份工作强度极大。王雨涵常常从上午10点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才能回家。几个月下来,她几乎没在家里做过饭。

“我就想熬过这阵子,能多挣点钱,后面就可以去旅行了。”才20岁出头的王雨涵很清楚,想做梦,就要先学会买单。

在忙碌工作的同时,王雨涵还在网上接了很多画施工图的兼职,同时也做留学咨询,帮师弟师妹们指导作品集。左右开弓下,她的“流浪”小金库很快便充实起来。

2023年2月,王雨涵终于等来了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为了这一刻,她已经等了4年。

于是她果断辞职,兴致勃勃地开启了她为期半年的“流浪”之旅。

四处“流浪”

王雨涵将“流浪”计划分为两个部分——“旅行”和“新奇体验”。

2023年2月19日,她在朋友的陪伴下完成了第一项艰难的“新奇体验”——将自己养了多年的黑发染成“樱花粉”。

然而,期待中的“樱花粉”变成了耀眼的橙红色,“朋友说扎起来像狐狸尾巴”。次日,理发店店长为她重新染色,结果红色又变成了紫色。直到一个多月后,才褪至她想要的粉色。

于是,王雨涵就扎着这条“大红大紫”的粉色马尾,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走遍了除海南省外的所有南方省份,大多数时候都是独来独往。有时为了节省开支,她只能租住在青年旅舍。

她做了很多看似莫名其妙的工作,比如给画室学生当模特、到寺庙做义工、回母校当助教老师。

“当模特的时候真的很累,要8小时一动不动,不然就会被冲过来的学生扶回原位。而且非常无聊,只能靠听书听音乐消磨时间。”但结束后看到学生们完成的作品,王雨涵惊讶极了——原来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自己截然不同!“其中画得最好的,是那个正对着我的女生。”

在寺庙做义工时,王雨涵的主要工作是擦桌子和拖地。“我干得特别卖力。每拖一下地,心里就默念一句‘功德+1’。”王雨涵说。

这些奇特的工作经历给了王雨涵很多灵感。就像在曾经就读的小学体验当助教老师时,她会躺在小时候踩过的绿茵场上,想象自己是一株小草,换一个视角审视这些曾经无比熟悉的空间。

出国后,王雨涵将“新奇体验”的习惯保持了下来。路过火锅店时,她大胆进去询问华人老板需不需要劳动力,竟顺利得到了一份火锅店服务员的兼职。除了每天收入50欧元外,她还有机会细致调研餐饮业的室内设计需求。

全身心投入,幸运自会降临

2023年9月,王雨涵终于踏上了前往米兰的航班。她在自媒体上继续更新着读研后的动态。

本科时,王雨涵的小专业叫“建筑材料工程”,主要学习一些与材料工程相关的理论课程,当时她对室内设计的热情并不高。进入米兰理工大学后,王雨涵才真正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室内设计师,有太多知识需要学习、有太多技能和综合素养需要修炼。

比如“临时空间设计”项目,该项目的期末考核要求每位同学提交一个视频。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完成这项作品,老师带他们去施工场地实地考察、去实验室做模型,并专门开设几门课教授如何做前期调研,开设一门课教授视频制作。

“视频课上需要有人上台当模特,我立马举手就上去了。前方都是摄影机、灯光,我的脸出现在前方的大屏幕上,那种感觉真的超奇妙。”王雨涵说。

回看过去,已经过上梦想生活的王雨涵依然觉得Gap year是她人生中非常充实也非常值得骄傲的一年,但不是“最充实、最骄傲”的一年。“因为我觉得,哪怕当初没有选择‘gap’,而是去了爱丁堡或者直接工作,都会一样精彩。”

“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王雨涵借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一句话说,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幸运自会降临。

不久前,王雨涵去了米兰大教堂(Duomo)。在意大利有这样一个传闻,据说学生在毕业前不可以登顶Duomo,否则就会延迟毕业。

但王雨涵不信这种传言,她站在Duomo最高的地方,看到了一场美丽的日落。远方是连绵的雪山,火球般的太阳在米兰的怀抱中轻柔降落。

“我相信自己足够优秀,所以不怕。即使真的延迟毕业,那也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主动申请的。”王雨涵说,她还要登顶好多次,“还远远没看够”。

《中国科学报》 (2024-01-11 第4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发现可延缓帕金森病的原始创新靶点 科学家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自2000年以来,全球冰川缩小了5%以上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