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滔 江庆龄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11
选择字号:
噩梦50小时遭遣返的留美学生前路仍未知

 

■本报记者 孙滔 见习记者 江庆龄

本要返美的留学生孟菲(化名),在美国机场被拒绝入境并被快速遣返回国。那50个小时成了她终生难忘的噩梦。

从北京飞往华盛顿,孟菲在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9日落地,随即被美国海关在机场扣留,进二次审查室(俗称小黑屋)8小时,又在禁闭室被扣留12小时;飞到洛杉矶等待转机时被扣留5小时,然后被送回北京。这些暗黑时刻,她记得无比清楚。

重新坐在家里最喜欢的沙发角落,孟菲很是恍惚——“我怎么又回来了?”

孟菲于2023年11月27日获得更新成功的1年有效期F1留学签证,不承想被快速遣返,更严重的是,5年内被禁止入境美国。如果申诉不成功,孟菲就无法在美国进行2024年的博士学位答辩。而申诉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她的生物学实验等不起。

更让孟菲震惊的是,在返回家乡的高铁上,她找到了近期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IAD)与她有相同遭遇的6个人,且均为女生。

关进小黑屋

孟菲是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当天唯一被遣返的受害者。她在小黑屋待了8个小时,被拒入境后她被通知的第一件事就是全款自付回中国的3700美元机票,没有任何其他选择。而她当天抵达美国的机票才1000美元。

审查孟菲的官员是一个名叫Epstein的女审查官,短发,没穿制服。同她一起审问和检查电子设备的还有另一个名叫Pratt的女审查官,金发,个子不高,也没有穿制服。其他几位女生遇到的审查官也是如此。

以孟菲为代表的受害者们被审查的重点问题包括本科时是否获得过学校奖学金、是否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奖学金资助、有无参与保密研究等。

孟菲是本科奖学金获得者,但不涉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奖学金项目,她也没有参与保密研究。

在对笔录签字时,孟菲被告知这只是确认问话属实,却无法看到详细内容。直到签完字,她才得知不仅要被快速遣返,还背上了5年禁令。对此,她感到气愤不已,做笔录时审查官一直在诱导她尽快接受遣返回国的决定,说只要回国重新办签证就可以顺利入境,整个过程很快、很容易,完全没有提到5年禁令。

她没有选择。在身旁两个持枪和电棍的警察的注视下,她只能照做,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赶快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然后拿到手机跟外界取得联系。

谁知,海关噩梦并未就此结束。8小时等待后,是让人倍感屈辱的搜身,接着就是12小时的禁闭。

“海关人员说要把我关在一个房间里,我记不清了。”孟菲回忆道,随身行李、大衣、鞋子、毛衣甚至咳嗽药都不能带进去,房间内有行军床、沙发、小孩的书本玩具、没有门的卫生间和多个监控,但没有钟表,好在有电视,可以显示时间。

在那个有点冷的单人间,孟菲只拿到3条床单过夜。她只睡了1个多小时,其间多次惊醒。

准备登机的时候,她才知道只有落地北京才能拿回自己的手机,而在这之前,她没法向家人报平安。

过了最难的关,洛杉矶机场的搜身、5小时扣留就不算什么了。在飞往洛杉矶的航班上,幸亏iPad在随身行李中没有被收走,她才能告知家人自己回国的航班号。

落地北京后,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帮忙给孟菲的手机充电,记录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她终于可以发消息给家人了。

涉及11名女生

在回家的高铁上,孟菲通过社交媒体联系上了同样在杜勒斯国际机场被遣返的一个女生。这名女生同样在2023年12月被拒绝入境而遣返,也同样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这些被拒绝入境者有一个微信群,其中6名女生都是在杜勒斯国际机场被遣返的。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魏娜(化名)和室友是在2023年11月24日被关小黑屋的。她在做正式笔录时被问到了一些敏感问题,比如是否参过军、和教育部有无联系、是否获得国家资助。尽管她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审查官仍然告知她:“你的F1和B1/B2签证不再有效,你也不被允许进入美国。我们会让你搭乘最早的航班回中国。你需要申请新的签证才能入境。”

多次找审查官询问后,魏娜得到的回答是,其签证在入境前两天就被美国驻华大使馆取消了。然而回国后,她多次联系美国驻华大使馆,得到的回复是,不是大使馆撤销的,而是美国海关的决定。因此,她怀疑海关审查官的说辞并不真实,只是诱导她接受遣返回国的话术。

截至本文成稿前,受害者群体又多了两位,一位在同一机场被遣返,另一位在国内值机前被撤签。受害者共11人。

这些让孟菲有了动力,她要通过受害者的共性找到被快速遣返的原因。她收集了目前10位受害者的相关信息,结果发现10人均为名校毕业生,涉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国内所获学位的专业背景包括生物科学、预防医学、统计学、材料物理化学、通信工程、德语和工商管理等;目前在美就读学校包括耶鲁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10人中两个为硕士生一年级、3个为博士生一年级、两个为博士生五年级、1个为博士生六年级,还有1个博士后和1个持工作签证的女生。

8位被遣返的同学中有4人本科时曾获得过校级奖学金、1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奖学金;她们均没有参与保密研究,其中1人还被问及为何会有俄罗斯的旅游签证。但海关没有告知任何一个人被遣返的明确理由。

她们不能理解的是,本科获得奖学金本是学业优秀的证明,为何成了赴美学习的障碍?

基于目前已知被遣返的几人都是女生,她们猜测,美国海关的这些行动不仅存在种族歧视,还涉及性别歧视。由于最近几起案例都集中发生在近一个月内,甚至都由同一位海关官员经手,她们开始怀疑这些美国海关审查官是为了完成年终遣返指标而匆忙赶工。

2020年6月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第10043号行政令,以国家安全为名,禁止特定学生和学者获得F/J签证。然而,这些受害者所涉及的学校和专业大部分不在该行政令限制范畴内。

更让她们难以接受的是,笔录被有意或无意地窜改过。其中,有的人笔录中无故多了一段涉及中国高端人才计划以及去军工单位的描述,还有人本科研究的是金砖五国中的南非,但笔录中完全没有提及,反而强调了金砖五国的俄罗斯和中国。

前路仍未知

突遭变故,孟菲“临门一脚”的博士学位就这样黄了吗?

在被困美国海关的时候,孟菲琢磨了无数种未来的可能性。

在8位被遣返的女生中有7位直接拿到了5年禁令,而海关只通知那位最早被遣返的难友撤回入境申请,并没有告知其他人有撤回入境申请的选择。

能不能撤销这个5年入境禁令?孟菲求助了导师、学校国际生办公室、研究生工会和中国驻美大使馆,虽然他们一直尝试帮助孟菲,但尚未获得有效进展。

耶鲁大学的一位华人教授对孟菲的遭遇非常关心,求助了很多人。这位教授是特朗普政府“中国行动计划”的受害者,曾被暂时停职数月。孟菲对他很感激,因为他“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

按照计划,孟菲现在本应在实验室专注补实验,然后开始撰写文章投稿,迎接毕业答辩。而现在,她不得不跟导师沟通,看能否让实验室同事帮忙完成实验,之后进行线上答辩。然后呢?或许她会去欧洲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是欧洲人,也许能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另外两名国内登机前就被撤签的耶鲁大学留学生,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逐渐丧失了返美的信心。博士五年级的女生在国内已经待了快半年,虽然重新申请了签证,但签证状态一直没有更新,只能继续焦虑地等待。另外一名博士一年级女生重新申请签证被拒,无奈选择了退学。

孟菲正在求助律师,但前景并不明朗。因为律师从文件中看不出海关到底出于什么理由遣返她,因此很难准备材料。

女生们希望能解除5年禁令,然而即使是她们所在的美国学校联络海关,也未能得到任何有效回复。

《中国科学报》 (2024-01-11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发现可延缓帕金森病的原始创新靶点 科学家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自2000年以来,全球冰川缩小了5%以上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