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凌霄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9-21
选择字号:
7年做了3站博士后,他坚信自己的选择

 

王冬冬(左)和Gregory Steinberg 。

■本报见习记者 孟凌霄

35岁的王冬冬,首次以唯一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自然》论文。

这是一项迟来的收获。博士毕业7年后,他的许多同学已成为教授、副教授,而他却分别在3所高校做了7年博士后。发表这项减肥领域“明星蛋白”GDF15作用机制的研究时,王冬冬正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做第三站博士后。

“我一直都坚信自己的选择。”王冬冬告诉《中国科学报》,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在最前沿的领域,解决人类最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在如今的实验室,他终于找到了真正想做的研究。

用100%的精力攻克一个难题

2020年2月,王冬冬登上前往加拿大的航班,开启第三站博士后之行。

在麦克马斯特大学安顿一个月后,由于疫情,加拿大所有大学实施居家办公,几乎6个月不能开展实验。

“心里太焦急了,因为我已经做了两站博士后,还没有‘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王冬冬回忆,那时他经常追着合作导师、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Gregory Steinberg讨论课题方向。聊着聊着,就敲定了几个有前景的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明星蛋白”GDF15的生物学作用机制。

2017年,4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发现,GDF15通过抑制食欲产生降低体重的生物学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GDF15还被发现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然而,抑制食欲是不是GDF15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唯一机制,依然是一个谜。

在过去的GDF15生物学作用机制研究中,研究者能意识到体重和饮食摄入、能量消耗动态相关,但三者存在一系列连锁反应,难以对照控制;此外,动物实验通常持续14天左右,但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才能观察到能量消耗的适应性代偿。

GDF15的作用机制注定是一项耗时耗力的研究,但当时的王冬冬并未意识到它的真正价值,也未投入足够的时间——为了迅速产出成果和证明价值,他没有“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分散精力,同时参与了好几项研究。

等到另外几项研究都有了初始数据后,王冬冬、Steinberg和诺和诺德公司研发部主任Sebastian Beck Jorgensen讨论了各项研究的进展。Steinberg告诉王冬冬,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有趣的科学问题非常多,但哪个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能发现的。于是,王冬冬决定暂时停下手中的其他研究,专注于GDF15的作用机制研究。

很快,第一项突破出现了。通过给一批肥胖小鼠配对设置热量相同的“减肥餐”, 王冬冬发现,在10至14天的减肥前期,小鼠降低体重作用基本相同;但在减肥后期的观察中,只抑制饮食的小鼠体重基本维持不变,而GDF15给药组仍显著“掉秤”。这意味着,GDF15抑制食欲并不是其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唯一机制。

接下来的3年里,王冬冬像探索小径分岔的花园一般,通过细胞、转基因动物和人体研究,一步步建立起交感神经系统、GFRAL-beta肾上腺素、肌肉组织中钙离子的作用通路。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系统阐述了GDF15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有望解决肥胖治疗的体重反弹问题。

“我在这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100%的精力,集中攻克一个难题!” 王冬冬告诉《中国科学报》。

没有署名的合作者

王冬冬的第一篇《自然》论文,有来自20多家单位的近30位署名作者。他说,这项研究的突出特点就是合作共赢。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王冬冬遇见了后来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首席科学家John Speakman。在40余年的科研中,Speakman不仅成为能量代谢研究领域的专家,更在圈内以乐于助人著称。

会议间隙,王冬冬向Speakman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课题,并询问是否有人体研究的合作机会。不过,这场单向的“推销”只有3分钟,Speakman没有当场给出答复。

出乎王冬冬意料的是,这位60多岁的专家后来主动发来邮件,进一步询问实验的需求和时间安排,并表示愿意提供帮助。有了国际合作者的支持,独立临床试验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取得了胜利。

让王冬冬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些不署名的合作者。

他介绍,实验成功最坚实的后盾,正是麦克马斯特大学动物中心的工作人员。该动物中心是加拿大最大的动物中心之一,承担着不少科研机构的实验动物维护工作。在这里,实验动物有严格的“体检”流程,常用仪器按照操作流程严格进行定期清洗、灭菌。即使在圣诞节假期,这里的工作人员也轮休换班,保证动物中心正常运转。

过去做动物实验时,王冬冬遇到的一大问题就是动物质量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进程。而在麦克马斯特大学动物中心,当通过单向通道进入饲养室,看见一排排整洁有序的独立通气笼时,王冬冬胸有成竹。

不少研究者评价,这项GDF15研究是领域内的集大成者。王冬冬对此的解释是,有了20多家单位的贡献,再加上那些未署名的工作人员,才呈现出这幅巨大的研究图景。

必须在最前沿的领域

从学术履历来看,1988年出生的王冬冬是个“爱折腾”的人。

在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读博的最后一年,27岁的王冬冬参加了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毕业后,他在维也纳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做过两站博士后,也在波兰科学院担任过助理教授。

当时,30岁出头的王冬冬已发表了不少论文。在维也纳大学的导师曾许诺,工作6年,他就能获得正式教职。而在波兰科学院,他是获得波兰优秀青年基金的首位中国人。在外人看来,留在欧洲,他能有不错的前途。但王冬冬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不是他一直以来想做的研究。

“如果想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在最前沿的领域工作。”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王冬冬把目光投向Steinberg课题组,他们的研究重点是控制脂肪和糖代谢的分子途径,以及血清素和GDF15等内分泌因子。

为争取在Steinberg课题组工作的机会,王冬冬博士后时期的导师为他写了推荐信。

后者不仅肯定了王冬冬的工作,还附上一句,“如果贵实验室不接收,我们的实验室会为他保留位子”。

今年1月,35岁的王冬冬转为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正式工作人员。然而,他博士时期的同学早已成为教授、副教授,并开始了独立研究。在慢了半拍的社会时钟面前,他是否后悔自己的选择?

王冬冬说,过去10年,他的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的5个国家,如今的他更有自信、更有国际视野。“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做研究,就没有浪费时间,因此,我坚信自己的选择。”

《中国科学报》 (2023-09-21 第4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