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7-10
选择字号:
天问一号发现火星古风场改变证据

 

本报讯(记者甘晓)7月6日,《自然》发表了天问一号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在祝融号着陆区发现火星古风场改变的沉积层序证据,证实风沙活动记录了火星古环境随火星自转轴和冰川期的变化。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火星的现状和演化历程被认为可能代表着“地球的未来”,针对火星气候演化的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风沙作用作为火星晚亚马孙纪以来最主要的地质营力,塑造了火星表面广泛分布的风沙地貌,沉积、记录了火星演化晚期和近代的气候环境特征与气候变化过程。但由于缺乏就位、近距离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人们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和记录的古气候知之甚少。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郭正堂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美国布朗大学和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分析仪、气象测量仪等,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他们提取了沙丘形态、表面结构、物质成分等信息,分析了其指示风向和发育年龄,发现了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风向从东北到西北发生了近70度的变化,风沙堆积从新月形亮沙丘转变为纵向暗沙垄。

科研人员介绍,这一气候的转变发生在距今约40万年前的火星末次冰期结束时。可能由于自转轴倾角发生变化,火星从中低纬度到极地地区发生了一次“冰期-间冰期”的全球性气候转变。

该项研究有助于增进人们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了解,不仅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为火星全球气候模拟提供了重要约束,甚至可能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借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206-1

《中国科学报》 (2023-07-10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