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6-2
选择字号:
“小柯”秀

 

《物理评论A》

质量驱动的平面超流体涡旋碰撞

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学院(SISSA)的Andrea Richaud与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取得一项新进展。他们探究了平面超流体中质量驱动的涡旋碰撞过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物理评论A》发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验证了有质量的涡旋能够发生碰撞,而无质量的涡旋则不具备这种特性。他们提出了一种方案,可以在量子涡旋成对的情况下生成可控、可重复、确定性的碰撞事件。研究人员展示了两种由质量驱动的基本过程:两个反向旋转涡旋湮灭和两个同向旋转涡旋合并。这些发现揭示了新的机制,支持不可压缩动能向可压缩动能转换,并在平面超流体中实现了双量子化涡旋的稳定化现象。

据悉,量子涡旋通常具有有效的惯性质量,这是由于其核心中存在质量粒子等因素所致。这些“有质量的涡旋”展示了超流涡旋动力学的标准图像之外的新现象,该标准图像忽略了质量的影响。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A.107.053317

《自然-化学》

钠多芬生物合成中的片段化

德国波恩大学Jeroen S. Dickschat研究团队报道了钠多芬生物合成中的片段化和[4+3]环加成。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化学》。

萜烯是最大的一类天然产物。它们的骨架是由萜烯环化酶(TC)通过复杂的酶促转化从无环低聚丙烯基二磷酸盐中形成的。这些酶反应从二磷酸提取的底物电离开始,然后通过阳离子中间体进行级联反应。基于同位素标记实验和计算研究,研究人员提出了土壤细菌沙雷氏菌的高甲基化倍半萜钠多芬的环化机制。其生物合成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在于由链亚甲基碳形成几个甲基。

潜在的机制涉及甲基转移酶介导的环化和前所未有的环收缩,碳从链中挤出形成甲基。萜烯环化酶随后催化裂解成两个反应性中间体,然后在它们之间进行氢转移,并通过[4+3]环加成使片段重组。

该研究解决了钠多芬生物合成中额外甲基形成的复杂机制问题。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3-01223-z

《中国科学报》 (2023-06-02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王赤:在仰望星空中凝心聚力 南非MeerKAT射电望远镜发现巨型射电星系
新模型预测电池衰减轨迹 科学家发现草原极端干旱“密码”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