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严涛 张行勇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5-23
选择字号:
“澳门科学一号”成功发射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发射现场。国家航天局供图

本报讯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1日16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作为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该卫星将显著提高我国空间磁测技术水平。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 A星搭载高精度矢量磁强计、标量磁强计等载荷,主要用于地球磁场探测;B星搭载高能粒子探测计、太阳X射线仪等载荷,主要用于获取太阳辐射、高能粒子等服务于地磁探测的空间环境数据。卫星发射入轨后,可与欧洲Swarm卫星、“张衡一号”卫星形成良好的互补观测,实现测量与研究地球低纬度的磁场与空间环境变化、监测南大西洋地磁异常区磁场时空变化等一系列重要科学目标,为人类长期研究地磁场的演变提供宝贵的观测数据。

该项目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探测数据由双方共享。国家航天局负责卫星工程组织管理,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负责工程大总体工作,卫星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和西北工业大学抓总研制,科学载荷由澳门科技大学负责提供,运载火箭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地面接收站和科学数据应用中心由西北工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分别负责,西北工业大学为地面系统总体单位,科学应用系统由澳门科技大学、内地有关单位共同研制。本次发射还搭载了武汉大学珞珈二号01卫星。

(甘晓 严涛 张行勇)

《中国科学报》 (2023-05-2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报春花再添新种,命名致敬吴征镒、武素功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三个新品种通过审定
野生绒毛皂荚全球现存数量增至10株 细胞褶皱藏“变形”玄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