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3-23
选择字号:
一位女“青稞”的科研与健康保鲜“秘诀”:
“干点让自己不舒服的事”

 

田烨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冯丽妃

眉眼弯弯、皮肤白皙,田烨的笑脸透着温柔清秀,行事说话间又有一股飒爽劲儿。

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的田烨已经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一名优秀博导,担任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已有6年。

“我保持年轻的‘秘诀’是干点让自己不舒服的事。”田烨笑着对《中国科学报》说。

这也是她十余年来科研之路上破茧成蝶的心路历程。

想要活得长,就要“忍人所不能”

从事衰老研究,田烨自然会接触到一些延缓衰老或保持健康的前沿研究,也多少会把一些信息延伸到生活里去。

一周两三次长跑、吃饭七八分饱、很少喝高糖饮料……她一直保持着这些习惯。

“很多长寿机制都是通过诱导轻微损伤让机体产生应激效应而实现的。”田烨举例说,饥饿会让人不开心,对细胞产生压力;锻炼比躺着辛苦,还会给身体造成轻微损伤。但在这些胁迫状态下,身体会产生适应性调节机制,诱导抗压或修复通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修复衰老过程中产生的损伤,从而适当延缓衰老。

“所以想要活得长,就要忍人所不能。”她笑言。

田烨主要聚焦与线粒体有关的衰老研究。线粒体不仅是细胞能量供给中心,还是调控衰老以及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细胞器之一。

她和团队的研究主要聚焦两个问题,即如何延缓衰老、怎样才能健康衰老。

就像跑步、饥饿一样,田烨表示,轻微的线粒体损伤可以诱导寿命延长。但这种损伤自修复有一定的限度,只有轻微损伤带来的应激反应才可能起到正向效应。

“人们经常认为衰老是成年以后的事。实际上,从早期发育开始的很多压力应激效应会持续到成年,所以不要想着没成年就随便‘造’。”田烨说。

有意思的是,研究团队发现,神经元的线粒体应激可以诱导压力应激的跨代遗传,让后代不经历压力胁迫就能获得更多的线粒体DNA,从而获得更强的抗逆能力和更长的寿命。

“我们的研究表明,一些神经元可能控制着全身的线粒体应激和衰老,这样就可以‘四两拨千斤’,以更小的代价通过干预局部细胞内的特异通路,实现抗压、抗衰老的效果。”她说。

相关研究先后发表于《细胞》《自然-细胞生物学》《发育细胞》等期刊,为深入了解线粒体应激信号调控衰老提供了新见解,也为靶向神经元促进机体健康衰老提供了理论基础。

田烨因为这些突出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诸多荣誉。

这并不是一条繁花似锦的路

田烨形容自己搞科研是个“慢热”的过程。

她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生物系,2005年成为北师大与当时刚成立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的一名联合培养直博生。2010年毕业后她进入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并在2016年加入遗传发育所。

“从进入北生所后我才算真正开启了科研生涯,开始了探索性的科学实验。”田烨说。

最初,这于她并不是一条繁花似锦的路。

她仍记得,那时从坐落在北三环的北师大到五环外的北生所要倒两趟公交车,下车之后还要走20分钟才能到,单程就要花两个小时。虽然当时研究所的科研平台是一流的,但相关的配套设施还没有完善,大多数学生住在附近村里的集体宿舍—— 一栋简陋的二层小楼。屋里没有空调,有一天早上醒来她竟然中暑了。

她不禁想:每天在实验台前从早到晚做实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生物学研究这个职业目标到底是什么?

到了研究生四年级,身边的很多同窗已经发表研究论文,而她的科研似乎仍“不得道”,课题进展不顺,不断尝试仍看不到希望。加上亲人重病和个人的健康问题,有一段时间,她感觉处于人生中无法再低的低谷期。

直到第五年,她好像突然开窍了一样,觉得会做研究了,而且能做好。

作为第一作者,她关于生物自噬体的研究论文见诸《细胞》。她还获得了吴瑞奖学金。这个奖项旨在奖励生命科学领域那些有创新性、独立思考能力和专注奉献精神的博士生。

这些让她觉得在这个领域可以规划一个未来。“我们总说选择一个职业首先要喜欢,但爱好可以有很多,很难判断哪一个会成为职业,直到发现能把哪件事情干好,才会更加坚定继续做下去的决心。”田烨说。

博士阶段的成果让田烨信心倍增。她在导师的推荐下前往美国,在这个文化、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迎接新的挑战。

“我从小到大都非常内向。但到了美国之后,我意识到不能拘泥在舒适圈里,要学会主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交流,拓宽视野,使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成熟,了解各个领域的前沿,努力争取发展的机会。”田烨说。

“那时最大的提升,就是明白了每件事都需要独立判断,比如研究方向的选择、科学实验的设计、文章的撰写和投稿等。”她说,“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体验能否独立运行实验室,并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回国后,她的实验室快速运作起来。6年来,一个个亮眼的研究成果接踵而至,吸引了一批青年学子,团队成员发展到现在已有近20人。

“做研究不是要成就老师的事业”

从单枪匹马做研究到成为团队领头羊,对于一位科学家来说,需要一次次走出“舒适区”。

建团队、管理实验室、申请经费、指导学生……总有做不完的事情,田烨遇到的“坑”也不少。

当PI(课题组长)前两年,突然间从实验台转到办公室有很多新的挑战。每天成效高不高?目标导向有没有效?科研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激励学生?这些都成为田烨不得不反复思考的问题。

后来,她逐渐学会从具体的事务中抽离出来,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探索主动权。

“研究生不是工人,做研究不是要成就老师的事业,而是要让学生逐渐获得以后进入职场的能力。”她说,“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就是要逐渐成为一位独立的科研工作者,实验室提供平台、加上导师指导,学生必须拥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不断提升的能力,并逐渐成为课题的主要推动者。”

受这一理念的影响,每位加入田烨实验室的学生,都会先适应一段时间,然后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问题。田烨有好的科研想法,也不会直接分配任务让学生做,而是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形成研究小组,探索实验思路,她再给出反馈意见。

团队每年都会进行两次团建活动,学生们从高年级到低年级每个人轮流负责策划和主持活动。田烨希望每个加入实验室的人都能产生归属感,可以在实验室心无旁骛地做科研。

“不要只想着事情的难度”

“青稞”面临的压力,田烨也会有。“以前,目标很简单,经常完成一个目标再开启下一个目标。如今每天都有多件事情等着处理。我到现在都没完全适应这种状态。”田烨说,尤其是遇到难题时,她会在心里暗示自己,不要只想着事情的难度,如果这件事情值得做,就要转换态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不是把自己困在问题里。

但她不会让弦绷得太紧。在她看来,科研有时很难只靠拼时间取胜,而是要靠布局、构架和新的知识,并不断思考如何找到更合理的路径和更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闲暇时,田烨喜欢听英文原版有声书,如小说、科普读物以及科学家自传。每次长跑时她都会戴上耳机,边跑边听。她喜欢这种独处方式,既能减压健身又可以获得知识。

“健康是一个人自信的基石,身体和精神状态好了,才有动力和体力追求梦想。”田烨说。

《中国科学报》 (2023-03-2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