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崔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20
选择字号: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揭示水稻根系响应土壤硬度分子机制

 

本报讯(记者李晨 通讯员崔艳)近日,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脱落酸与生长素协同调控水稻根系响应外界土壤硬度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适应不同土壤硬度的作物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分子途径和有价值的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生理学》。

农业生产中,重型农业机械和其他耕作措施等人为因素、土壤干旱等自然因素都会使土壤紧实度发生变化。土壤硬度增加会抑制植物根系生长,不利于其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利用,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和作物产量。一直以来,土壤紧实度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是关注的热点之一。

研究发现,紧实土壤抑制水稻根的生长,与脱落酸的作用类似。阻断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合成增强了根穿透紧实土壤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脱落酸通过OsbZIP46激活生长素合成基因OsYUC8的表达,促进生长素在根中积累,最终导致短而粗的根的生成,降低了根的钻地性。

该研究阐明了脱落酸通过生长素调控水稻根系响应外界土壤硬度的分子机制,丰富了植物根系响应土壤紧实度的分子途径,为未来选育钻地能力强的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价值的基因。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c586

《中国科学报》 (2023-02-20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