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20
选择字号:
多吃紫色蔬菜降低糖尿病风险

 

本报讯 花青素对于许多爱美或注重保养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有不少研究表明,这种在水果、蔬菜和其他植物块茎中蕴含的红、紫、蓝色色素,可以影响人体能量代谢、肠道微生物群和炎症过程,从而降低人们患糖尿病的风险。

近日,一篇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的文章对上述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花青素酰基化,会增强其在2型糖尿病中的有益作用。

酰基化花青素虽然在消化过程中不易被吸收,但它们具有益生菌特性,能比非酰基化花青素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风险。

“研究表明,除了改变物理和化学特性外,酰基化还影响着花青素的吸收和代谢。”芬兰图尔库大学食品科学部博士后研究员Kang Chen说,花青素酰基化后更稳定,是更有效的抗氧化剂,而且它们可以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使其吸收必要的营养物质。

日常生活中,紫土豆、紫薯、萝卜、紫胡萝卜和紫甘蓝中都含有大量酰基化花青素,而覆盆子和桑葚则主要含有非酰基化花青素。

“植物的基因型决定了它们产生什么样的花青素。一般来说,紫色蔬菜含有的酰基化花青素更多,尤其是芬兰紫薯品种Synkea Sakari,酰基化花青素含量丰富。”Chen说。

此外,酰基化花青素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群稳态,抑制促炎途径,并调节葡萄糖和脂质的代谢。

酰基化花青素通过消化道到达结肠,由肠道微生物群对其进行代谢。葡萄糖转运蛋白参与了花青素的吸收,但负责酰基化和非酰基化花青素吸收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是不同的。酰基化和非酰基化的花青素对参与代谢的酶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总之,最新研究告诉我们,酰基化和非酰基化花青素以不同的方式对2型糖尿病产生影响,而前者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能量代谢、炎症和肠道微生物群具有更大的调节作用。”Chen说。(徐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2c05879

《中国科学报》 (2023-02-20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