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珉琦)2月10日,由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为此召开了专家座谈会。
据介绍,《报告》共分为13个部分和两个附录,约18万字,分别对中国报纸、科普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展览、科普活动、科学教育、科学传播政策、科学传播理论等方面的科学传播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
《报告》总结了2021年中国科学传播现状,指出中国科学传播呈现如下特点:科普活动吸引公众参与、线上科技交流成为常态、短微视频构建学习场景、两微一端成为主要平台、科普图书创作水平提升、科学绘本销量稳居前列、讲座论坛沙龙各领风骚、科技展览吸引公众关注。
不过,中国科学传播还存在报刊经营面临新挑战、广电科学传播供给不足、网络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科学电影市场表现平淡等突出问题。为此,《报告》提出要革新技术观念、建立科普品牌、加强科学审核传播精准知识、保护作者版权激励原始创作等九大建议。
座谈会现场,与会专家认为,《报告》的出版非常有意义。《报告》对中国科学传播工作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概括、评述,对未来中国科学传播工作进行了展望,有助于指导中国科学传播工作顺应科技发展新趋势、实现新发展。与会专家还就如何完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的数据支撑、增加优秀案例的深度剖析,以及在报告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科学报》 (2023-02-13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