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双虎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7
选择字号:
华东理工大学
振动诱导发光分子应用研究获进展

 

本报讯(记者张双虎)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团队在振动诱导发光(VIE)分子应用研究领域获新进展。研究人员利用VIE分子对黏度的宽范围响应,首次用实验探究了胶束内部微黏度的分布规律。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聚集体的微观性质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比如胶束内部的微黏度仍存在诸多争议。基于不同的测试方法,部分观点认为球形胶束内部是液态,而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是固态。理论计算已经证明球形胶束内部的碳原子密度从核中心到壳层逐级降低,因此可以预期球形胶束内部的微黏度也是从核中心的高黏度逐步降低到壳层附近的低黏度,然而目前还没有实验对这种梯度变化进行定量验证。因此,急需基于新的检测机制,开发合适的工具以探究胶束内部与深度相关的黏度。

田禾团队发现VIE分子的双发射比率荧光变化具有非常宽的黏度响应范围,这为研究胶束内部宽范围黏度分布提供了有效的分子工具。利用这一特性,研究人员基于VIE母核分子DPAC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振动诱导发光性质的表面活性剂衍生物。通过巧妙的分子设计,在DPAC分子核上引入不同长度的烷基链及端点的正离子将探针分子固定在胶束内部的不同位置。由于胶束内部不同区域的环境黏度不同,导致探针分子振动诱导发光过程受到影响,引起双发射比例变化,从而实现对胶束内部不同区域微黏度变化的监测。

研究结果表明,当探针分子靠近胶束核心时双发射以蓝光主导,当靠近表面时则以红光发射主导,证明了胶束内部从内到外由致密变稀疏的结构特性。另外,研究人员通过外标的方法,利用矿物油作为参比体系对该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这是首次实现荧光传感法定量分析胶束内部的微黏度,对胶束内部微环境研究有深远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jacs.3c11482

《中国科学报》 (2023-12-07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