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泽滈 闫红鑫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0-31
选择字号:
“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系统关系与内在逻辑

 

■张泽滈 闫红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些重要论述既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聚集的主阵地,必须切实贯彻“大思政课”理念,遵循“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建设规律,在教育实践中开阔实践育人大视野、建构实践育人大课堂、形成实践育人大合力,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为提高“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质量,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系统关系与内在逻辑。

“大思政课”与实践育人是一体的两面

善用“大思政课”,将“大思政课”理念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更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大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与实践育人有着天然的内在统一性。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共同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最终目标。

从理论层面来看,“大思政课”是实践育人的根本依据。“大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和历史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动体现,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新时代以来,我国先后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这要求思政课程与实践育人要深度融合、有机统一,实现一体化发展。

从实践层面来看,实践育人是“大思政课”的必要手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各种实践育人的方式,如调查、访谈、志愿服务等,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实践活动反哺课程内容,丰富思政课教学素材,进而使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育人为“大思政课”提供生动事例、真实体验、现实反思,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内在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在“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过程中,目标导向作为逻辑起点,指引了实践育人的方向。要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努力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目标;要紧扣重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目标和要求,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要以立德树人成效为导向,构建多元协同、科学合理、贴近实际、全程覆盖的多维度综合教学评价工作体系。目标导向逻辑贯穿实践育人全过程,发挥着系统性引领作用,使“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更加有效。

过程链接逻辑。“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注重过程的连贯性,过程链接逻辑发挥着重要作用。注重前期引导、实践过程和后期总结反思等环节的衔接贯通,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指导实践,实践活动成果丰富课堂内容,打造人才培养、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的一体化链条;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通过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形成一体化的资源链、队伍链和载体链。过程链接的逻辑,使各环节和要素衔接贯通、相互促进,确保“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系统连贯,促进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功能互补逻辑。“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中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专题研究、岗位实践、网络实践、基层实践等不同实践方式,不仅功能各有侧重,而且形成互补逻辑。社会调查与志愿服务互为补充,专题研究与岗位实践相辅相成,体现时代特色的网络实践与彰显群众联系的基层实践两相得益,校内实践训练与社会实践运用相互验证,集体实践的团队精神与个人实践的主体作用相互促进。各种实践方式功能形成互补,使实践育人呈现出优势互补、联动提升的良好局面。

动力互动逻辑。“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过程中,动力互动机制的合理运行是推进实践育人持续开展的重要支撑。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引导作用的互动、个体实践动力与集体协作动力的互动、自身动机与外部条件的互动、目标期许与结果反馈的互动、过程性动力与延续性动力的互动,形成了多主体和多要素的动力互动。这种动力互动的实践育人机制遵循主体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合力催生实践活力持续释放,不断增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内外动力有效融合,推动实践育人实现良性互动、高效运行。

系统协同逻辑。“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中,强化系统思维,突出协同意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育人与思政课程的协同作用,使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实践育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作用,通过教育管理的渗透和融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实践育人与专业学习的协同作用,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专业知识支撑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实践育人与组织保障、资源支持等方面的协同作用,科学统筹规划,提升实践育人效能;实践育人与师生、家校等多方协同,形成共同合力,保障实践育人的有力推进。“大思政课”协同推进实践育人各要素有效整合,进一步推动实践育人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作者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3-10-31 第3版 大学观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