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0-19
选择字号:
《自然》发文:“一稿多投”的禁锢该解除了

 

一篇文章一审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有些科研人员因为论文发表太慢而错失职业生涯中重要的晋升机会。但就算投稿“石沉大海”也得等着,毕竟禁止“一稿多投”的规则还在,谁也不想被扣上“学术不端”的帽子。

近日,葡萄牙学者Dritjon Gruda在《自然》职业专栏发文对该规则表示反对,认为这项规定不仅延误了科研工作的进程,还阻碍了科学信息的快速传播,“是时候废除‘一稿多投’禁令了”。

“请停止积压我们的论文”

和许多科研人员一样,Gruda也经历过投稿后的漫长等待。

新冠疫情期间,Gruda和同事向一家顶级期刊提交了一篇论文——关于疫情暴发对个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这是一篇非常有时效性的文章,却被期刊搁置了好几个月,甚至压根儿没有开启同行评审。

他们向期刊发送了多封电子邮件,但未取得任何进展,最后不得不撤回这篇论文改投他处。“如果我们被允许同时在多处提交论文,就可以避免浪费那么多宝贵时间。”Gruda说。

这种情况在学术界并不罕见,有些期刊的审稿与回应速度慢得“令人发指”。“慢刀子割肉”带来的痛苦可能比做研究更折磨人,以至于令科研人员抱怨连连。

Gruda表示,这就好比求职。想象一下,一次只能申请一份工作,等待数月的反馈后才能再考虑另一个机会,这是多么荒谬。然而,这种做法在科学出版界普遍存在。

“期刊,请停止积压我们的论文!”Gruda呼吁。

规则已过时,甚至极不公平

Gruda介绍,“一稿多投”的禁令源于前数字时代。彼时,由于信息交流受限,版权问题更严重,筛选纸质手稿的期刊编辑和同行审稿人也很稀缺。这一规则旨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科研创新的版权和质量,从而确保只有经过检验的高质量研究才能进入学术界。

然而,有时一篇论文在一家期刊经过数月或数年的多轮审查,最终被拒绝。在Gruda看来,这条规则似乎已经过时,有时甚至极不公平。

如今,数字化快速发展已经使评审工作实现了自动化,编辑和审稿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审阅稿件,第一时间确定版权更容易、更直接,效率大大提高。

科学出版已经发展到可以容纳开放获取、预印本的方式,与此同时,向多家期刊提交论文的禁令仍在继续。

禁止“一稿多投”对年轻、没有背景的科研人员尤其不利。对他们来说,延迟发表不仅令人沮丧,而且影响晋升,甚至可能成为职业发展的阻碍。

该禁令不仅耽误科研创新进程,还阻碍了科学传播的速度;而在气候科学、健康和医学等许多领域,及时的知识共享至关重要。

Gruda认为,与其接受现有制度,不如尝试改变它。如今,重新评估“一稿单投”政策的时机已然成熟。

彻底改革前的一些建议

对于在学术界对“一稿单投”政策进行彻底改革前,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出版时间过长的影响,Gruda给出了一些建议:

●早期沟通:在正式提交论文前,与期刊编辑建立初步联系,以衡量他们对这篇论文的兴趣。一些编辑会提供建设性的反馈,甚至可能快速跟进有前景的论文。

●期刊分层:建立一个经过充分研究的目标期刊列表,把期刊从高影响力到低影响力进行分层。如果首选被拒绝,可以快速转到列表中的下一本期刊,而不用在研究期刊影响力上浪费更多时间。

●跟进:投稿后,定期与期刊进行沟通联系。如果一本期刊表示大多数审稿会在90天内完成,那就在这个时间段后催促他们。这个策略是最有用的,关键是要在整个沟通过程中保持尊重和专业。

●专业人脉:利用专业人脉找出那些审稿时间更快的期刊,或者以高效沟通著称的期刊,即使它们的影响因子不是顶级的。这就是参加学术会议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预印本存档:使用与所在领域相关的预印本服务器上传文章。这可以作为工作的公开记录,让其他人在进行同行评审时看到、引用和借鉴。

●使用社交媒体:在学术和社交平台上分享预印本,以收集非正式反馈意见,并吸引公众对工作的关注。

●并行项目:如果一篇论文被困在提交环节,同时处理多个研究项目有助于保持生产力水平。

●倡导变革:加入或发起挑战现行制度的讨论。利用学术博客、网络研讨会或专业会议揭示“一稿单投”规则带来的低效率和不公平现象。

“在出版规范赶上当代研究的需求和步伐之前,我所概述的建议可以帮助论文撰写者更有效地驾驭现有的局面。”Gruda指出,在一个及时发表论文可以对工作保障和研究经费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早就应该对“一稿单投”规则重新评估了。(张晴丹)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3-03196-y

《中国科学报》 (2023-10-19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