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0-10
选择字号:
南航“升级”青年教师暑期工程实践——
用“小改进”破除校企合作“大障碍”

 

■本报记者 陈彬

伴随着暑假结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民航学院研究员张锦华完成了心中的一个夙愿。

张锦华今年初到南航工作。此前,他长期从事国防工程防护等领域的研究,来到南航这样一所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高校,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将原有的科研方向与飞行器的研发、制造相结合。

飞行器技术研发的第一线在高校,制造的第一线则在企业。于是,张锦华一直希望可以到企业看一看,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始终未能如愿。

直到今年暑假,他偶然得知,学校要组织他们到企业“实习”了。

最好的“入职培训”

张锦华口中的“实习”,正式的说法是“暑期教师企业‘项目式’工程实践”(以下简称暑期实践)。今年是南航组织该活动的第10年。但相比以往,今年的活动有着很大不同,正如该校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以下简称教发中心)副研究员易洋所说——“升级了”。

教发中心成立于2014年,在成立伊始便将青年教师成长问题作为其关注的重点内容。用当时分管教发中心的时任南航教务处副处长江爱华的话说,“对于国防类院校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需要关注自身工程能力提高”。

基于这种考虑,易洋和同事们开始走访航空企业或研发单位,并在校内各学院调研,倾听企业合作需求以及老师们的发展诉求。

事实上,此前南航已经有一些学院和行业企业进行了培训合作,但仅是学院行为。在教发中心的推动下,南航从2014年起,先后与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了青年教师企业工程实践的培训协议,分设暑期工程实践基地。每年暑期,南航都会组织“青年教师企业工程实践活动”报名。

“通过这种方式,将学院优秀的做法推广出去,并加以规范化。”易洋说,每年暑假,学校会安排约50名年轻老师到企业接受为期一周的培训,使其对企业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以及企业高新尖技术的应用有更多了解。

来到国防企业,首先触动这些老师的并不是先进的设备、复杂的工艺,而是一条条严格的保密纪律、一幅幅企业文化标语,以及这些纪律与文化背后浓浓的国防精神和国防意志。

比如在成飞,老师们首先要接受较为严格的保密教育。“航空工业人经常说‘保密是底线,是红线,是高压线’。”同时,工厂内处处可见悬挂的“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的巨幅标语,也让他们为这种献身国防的精神而动容。

“在南航,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献身国防科研、为国防建设培养人才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不可或缺。”易洋说,这样严明的纪律、处处可见的国防文化,正是年轻老师们最好的“入职培训”。

除了保密教育与现场实地观摩外,一周的企业行对老师们更“直接”的作用,还在于对国防科研的了解与接触。但由于各种原因,当时这种接触还停留在认知和体验阶段,老师们的实际动手机会并不多,易洋将其概括为“认知类、体验式”。

这种情况持续到新冠疫情暴发,暑期实践只能终止。今年暑假,伴随活动重启的,还有一次大的“升级”。

“找对象”的感觉

主持此次“升级”的是教发中心主任朱建军。

朱建军今年刚任职教发中心主任。此前,他一直在教务处负责学校工程实践人才的培养工作。

在工作中,朱建军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们的很多老师,即使有工科背景,其读博或工作期间也很难系统接触企业的工程实践,这反映在教学中,便是教师所举的工程实例‘粗糙’,且落后于企业科研实践。”他说,“老师们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实例给学生们上课,这如何为‘未来’培养人才呢?”

对此,该校分管人才培养工作的副校长施大宁也曾直言,南航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度探索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的路径方案,形成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要加以改变,首先要让老师们真正接触企业实践,这成为朱建军带领同事“升级”暑期实践的最初动力。

有了动力,还要有实践基础,好在通过多年积累,南航已经依托校内10余个学院,建立了13个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基地和 20 多个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并与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经过沟通,今年暑期,来自南航15个教学单位的130余位教师分赴我国直升机研制发源地——哈飞、我国最早一批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单位——航天五院508所、我国航天科工大型综合装备制造企业——南京晨光集团等8个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重点单位,开始了全新的实践之旅。

“我们重新构建分层进阶式的教师工程实践培训模式。”朱建军说,在此前以现场观摩、报告等为主的实践基础上,该校重新拓展了“工程案例交流”“预研技术共话”等基于真实工程问题的项目式、研究型、沉浸式工程实践模式。

于是,在哈飞基地,南航教师与“大国工匠”、哈飞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秦世俊就具体型号问题探究机械加工技术;在航天三院31所,校企双方针对“某场景下的动力技术研发”“某发动机的总体性能设计”等预研性课题自行组队、自行调研相应科室相关业务;在航天五院508所,校企双方以互享学术报告的形式,围绕航天器回收技术中的材料、控制、光学仪器设计等进行了双向学术汇报……

“这有点像‘找对象’的感觉。”南航航空学院副院长陆洋在暑期带领20多位老师来到了哈飞。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宣传”自己的研究方向,企业可以根据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或结合实践提出问题,或针对问题寻求帮助。“只有大家都讲出来,才能找到‘心仪’的对象。”

为“双向奔赴”创造条件

张锦华便在这样一场活动中,找到了好几位“意中人”。

作为陆洋团队中的一员,张锦华在哈飞深入一线,到零部件车间、总装车间与各类人员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他发现此前的很多想法不切实际,一些新想法反而与企业实践存在很多契合点。

“我们在家里想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他们所需求的,至少不是特别迫切的问题。这是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张锦华说。

至于朱建军那个“升级”暑期实践的初衷,也得到了很好的回应。

“在企业,我们与现场工程师交流时,得知直升机上的某一个重要部件,其成品率目前还不到50%。这意味着如果需要10根,最少要生产20根。”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对此,老师们一方面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也可以将这一实例用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南航航空学院教授彭瀚旻也在实践感想中直言,他将“把力学理论知识与直升机零部件加工、制造等实践经验相结合,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和技能,并将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此次实践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朱建军观察到,不管是基于科研的校企结合还是以教学为目的的校企结合,高校教师群体中均蕴藏着很强的积极性,“这一点从老师们踊跃的报名情况中可见一斑”。同时,企业方也迫切需要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真正为其排忧解难。

“于是,问题关键就变成了——校方能否为老师和企业的双向奔赴真正创造出条件。”他说。

事实上,此次暑期实践表面上看仅是组织老师与企业对接,但在其背后,南航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在职称评审、岗位评聘中,将工程实践新增为重要考评点,在学院绩效考核中也加以关注;在经费投入上,他们还探索校院两级共同筹集资金……

易洋介绍,今年暑期首批与南航合作的8个基地,未来将依托已签订的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或共建协议单位,以及相关平台、工作站等,进一步促进校内资源统筹整合、共建共享,并挖掘校企可联合资源、拓展优势互补渠道。

“通过方方面面的‘小改进’,打破老师到企业去的‘大障碍’,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可以持续创新的地方。”朱建军说。

《中国科学报》 (2023-10-10 第4版 高教聚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卫星十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将开展技术试验 科学家提出3D通道迷宫药物缓控释放机制
南极海冰损失或致风暴增加 十年遥感路,拓展海南新“视”界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