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温才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31
选择字号:
没有存在感?福建高教“危”中寻“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温才妃

提起福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胡建人”“广东人吃福建人”的梗,以及棕榈婆娑的闽南风光、凝香悠远的茶……可是,一提到福建的高等教育,很多人想到的却只有“厦大很美”“高考分数线最低的东部省份”……

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福建高教一度出现了“慢半拍”的发展态势。同样是东部省份,广东喊出“高等教育超越江苏”、浙江各类新型大学全面起飞,甚至相邻的中部省份江西也“赛过”福建。

这一态势是否有望改变?

不久前,福建省发布《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发展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力争高等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0名、东部前6名,建成高等教育强省,同时支持厦门大学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打造应用型高校建设“福建模式”等。

退而求其次?

截至2022年上半年,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仍以24605.36亿元牢牢占据十强省份的第7位。2020年和2021年,在全国GDP达万亿元的城市中,福州、泉州两市赫然在列。

然而,在东部9省(自治区)3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中,福建高教似乎找不到太多“存在感”。

目前,福建共有89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9所、专科院校50所,但只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进入了“双一流”建设行列,本科院校数、本科生在校生数、研究生在校生数、“双一流”高校数量均在9省(自治区)3市中排名靠后。

“长期以来,福建的高等教育发展没有跟上经济增长速度,教育投入与需求不成正比,更存在‘摊大饼’‘撒胡椒面’等问题。”采访中,专家们纷纷表达了这一观点。

在2022年福建省高校预算经费中,厦门大学以107.1亿元占据第一,福州大学19.27亿元、福建师范大学15.03亿元、福建农林大学12.26亿元紧随其后;10亿元以下高校居多。

与之相比,广东2022年财务预算中,超过30亿元的就有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5所省属大学。

而邻省江西则计划未来5年内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投入不少于60亿元,争取新增一到两所“双一流”大学。

从历史上看,福建近代高等教育起步并不晚。1866年,左宗棠在开办福建船政局的同时,提出创办求是堂艺局(后称福建船政学堂),后者成为我国近代海军学校的“开山之祖”。

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福建省在大型企业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经费等方面未能获得更多倾斜。久而久之,当地形成了“坐等外面培养人才返回本地就业”的心态。

“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上缺乏战略眼光,缺少前瞻性的谋划和战略性举措,福建高教发展的内生动力始终未被激发出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指出。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使当地人自古靠梯田讨生活,也造就了福建人相对保守的性格。有人甚至以文学创作为例,认为其作家群多擅长散文、诗歌,如舒婷的《致橡树》、冰心的儿童文学,不似平原地区频频产出史诗级巨作。

性格保守,或许很多人难以理解。闽南人哼着《爱拼才会赢》下南洋开荒;莆田人被称为“中国犹太人”,精明能干。但受限于眼光,这两支商业版图上的生力军未能在高教上发挥“弄潮儿”作用。

由企业家创办的高校生来就有应用型特征。不可否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闽商、华侨创办的民办高校一度解决了“上大学难”问题,至今仍是福建高教的重要力量、有力补充。

“应用型高校发展得好,对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支撑很大,但研究型大学更是提振一省高等教育质量的‘火车头’与创新原动力,二者都要发展。”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蔡三发说。

因此,也有专家指出,此次规划中提出的“打造应用型高校建设的‘福建模式’”,更像是“求‘双一流’不得,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民办教育的新期待

说起民办教育,近代福建高教史上最有名的事件,莫过于著名爱国人士陈嘉庚于1913年独资创办集美学校,1918年着手创办厦门大学,后改为国立厦门大学。

陈嘉庚为华侨、闽商办学带了个好头。后来又有爱国华侨吴庆星创办的仰恩大学、企业家林腾蛟创办的阳光学院,以及“玻璃大王”曹德旺创办的福耀科技大学等。

投桃报李,福建省在招生规模名额、专升本名额、继续教育名额以及公办院校支持等方面也对民办教育予以大力支持。

如今,该省36所民办高校占全省高校的40%。但随着时代发展,过去“上大学难”的矛盾已悄然转变为“上优质大学”难,一些福建民办专科院校甚至民办本科高校出现了招不满的现象。

2017年,福建在使用全国卷I高考的省份中,本科分数线排名倒数第一,之后引来一波“移民福建高考”的操作。

当年,全国考生有940多万名,福建考生只有约20万名。“高考招生人数多、考生少,为保证招生、维持办学,降低高考分数线成为不得已之举。”蔡三发说,这一情形就像台湾高校的现状,高校多、学生少,为抢生源不得不在分数线上一再退让。

福建某高校教授吴帆(化名)指出,这一现象在高分段生源上并不明显,福建学子考入名校的分数并不低。“低的是底线。”

“大力发展民办高校的后遗症慢慢显现出来,规模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投入太欠缺,就像拉手风琴一样,使得原本比较紧的琴键被逐渐拉长、变稀。”吴帆说。

当然,这并不代表民办教育在高水平建设上没有作为。当下,新型应用研究型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就被寄予了培养制造业高端人才的厚望。

然而,外界对此普遍有两个担忧。

一是如何保证办学经费的持续投入。办研究型大学普遍“烧钱”,一所像样的研究型大学,每年预算就达50亿~100亿元。曹德旺捐资的100亿元,采买完设备可能就用完了,是否能继续投入?“最担心的是,一次投入后,又回到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收费的老路。”吴帆表示。

二是福耀科技大学能否拿得出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高水平人才加入。

“就城市分布来说,福州、厦门需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泉州更甚,因为泉州是福建省企业最密集的城市。”别敦荣说,泉州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侨乡城市,但当地仅有12所本专科高校,占全省高校总数的13%。尤其是2003年,华侨大学的理工科迁至厦门,使泉州高教更加式微。此前媒体评出“中国十大缺乏高校城市名单”中,泉州赫然在列。

仅有一只“领头羊”不够

一个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领头羊”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而在福建,厦门大学是无可争议的“领头羊”。

近年来,厦大虽然还是人们心中那个美丽的厦大,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等传统优势学科还在,学科布局依旧齐全,但似乎并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新增长点。

“四平八稳”的印象或许与厦门的城市气质有关,这里白鹭蹁跹、城市安逸,深受国际人士喜爱。它并不像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是经济中心或次中心,有“领头”的冲劲。城市体量也较小,总面积仅1700平方千米。

目前,厦大正通过“9+1”的战略框架,强化与福建各地级市的校地合作,力图重拾地方政府与高教发展一体化的信心。

“搞好福建高教,需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种量级的高校带动。仅有一个厦门大学还不够,最应发展的是福州大学。如果未来能出现‘双雄’,福建的发展动能会更强。”采访中,专家们均指出了这一点。

此前,郑州大学、南昌大学、福州大学常被放在一起对标。但如今,相比于已跻身一流高校之列的郑州大学、举全省之力建的南昌大学,曾经立志成为“南方小清华”的福州大学早在5年前便面临发展瓶颈。

2021年,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该校曾提到“办学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实现发展超越的突出因素”。这所每年仅20亿元经费的工科院校,办学经费相比广东、江西的同类高校打了五折、三折。评估专家曾给了一个心酸的评价——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蔡三发告诉《中国科学报》,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一般要先有一个一流学科群,再带动其他学科往一流方向发展,形成第二、第三个一流学科群。有若干个一流学科群后,就容易形成较好的人才生态、学术共同体,学校通过“大牛”带“小牛”的方式,把想更新的学科建设好,最终就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同济大学正是按这个路径发展的。“我们需要发展某个学科,就重点支持该学科带头人,把这一学科建设搞上去。”蔡三发解释道。同济原本基础薄弱的生物学科就是这样发展起来,并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的。

变强的第一步并不是着急在下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增加多少学科,而是要考虑做好“打基础”工作,为未来10年、20年做长远布局。“更重要的是引进多少战略科学家,并由他们拓展面向未来的前沿、新兴领域,然后组建高水平学科团队,建设新学科增长点,给福建的原始创新提供引领全国的思路。”蔡三发说。

实际上,活跃在高校、科研院所的福建籍科学家并不在少数,如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儒新等。然而,怎样利用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人才,在这方面,福建的抱负似乎并未展开,仅靠省政府投资的渠道也太过单一。

“一个省份要舍得把高教投入花到‘人’上。许多政府把经费拨给高校买设备、造大楼,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只有舍得在高层次人才上投入,才能换来更光明的发展。”蔡三发强调。

机会就在眼下

学科增长点有限、能办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人选太少,又错过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最佳时机,福建高教难道就没有机会了?

事实上,机会就在眼下。

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我国在2011年发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将海峡西岸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表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与福建一海之隔的我国台湾地区开办了100多所大学,但由于生源紧张,许多大学只能关门,然而其教师水平却很高,大多有国外高校博士学位,在教学水平、敬业度等方面表现都不错。“福建高校可利用地缘优势、语言优势、文化优势,吸引更多高水平台湾教师到大陆执教。”蔡三发说。

此次规划中也提到,继续实施台湾全职教师引进计划,吸引台湾高校高层次人才来闽工作。

“如果说泉州的机会在于企业密集发达,福州的机会则在于借平潭综合实验区,升级发展台湾高等教育区。”别敦荣告诉《中国科学报》。

平潭与福州相距126公里,是与台湾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此次规划中提到,支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台生预科学院、专业教学学院等,培养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时机成熟,在引入台湾的高职教育,引进台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办分校等方面,福建应有所动作。”别敦荣说。

“不同于泉州和福州,厦门的机会更在于国际化。”他指出,特别是2017年金砖会议在厦门举办后,厦门的国际地位备受关注。其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优势也很明显。厦大运作国际高等教育资源的能力更强,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成为我国首个在海外设立独立校园的海外分校。

“不管是厦门、泉州,还是福州、莆田,地方政府均有一定的办学实力。福建高教要发展,思想上要更开放、更自信,要多点爆发。”别敦荣补充。

“想让别人敬重你,最好的方法是超越别人。这对高教同样适用。”吴帆说,因此,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对福建高教发展最为重要,仅靠生均拨款、项目经费、少量捐赠、发展基金等是无力负担振兴一省高等教育如此大的投入的。

他补充说,如果暂无条件做到,可以考虑资源整合,让分蛋糕的人少一点。比如某些同质化发展的县办大学、民办大学可以考虑退出,目前一些大学已呈现出发展吃力的情况。

部分应用型大学建设依靠企业分摊投入。吴帆提出,此类高校是否可以在人才培养上加以创新、变革,比如缩短在校培养时间,用一年时间到企业创造价值?如此,既可以在企业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软实力,也可以为高校节省一年的培养费用。“对于专科学生、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来说,这既是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也是高校开源节流的一种办法。”采访结束前,吴帆如是说。

《中国科学报》 (2023-01-31 第4版 高教聚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