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0
选择字号:
来点科技
总有一款烟花适合你

 

■本报记者 温才妃

中国人自古就爱在烟花上动脑筋。

明朝时,单个烟花被捆绑成一捆,分组绑在木架上,点燃后,各色灯火流星,美不胜收。

及至今天,放烟花的方式越来越“新潮”。不仅可以在夜空中组字、组图,部分烟花还脱离了引线用电子点火,甚至可以用数字技术实现精准燃放。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智慧给烟花赋能。随着科技的加入,在烟花的选择上,放烟花、看烟花、创作烟花三类人群的品味,也越来越泾渭分明。

“注重体验感就选择传统烟花,喜欢造型奇特就观看庆典烟花,追逐新潮可以尝试新式烟花。”北京理工大学安全工程系副主任赵林双如是说。

传统烟花:注重体验感

一道道璀璨的礼花,划破黑色的夜空。黄若灿金、红如烈火、绿似翡翠、蓝如深海……礼花弹打到空中再炸开,形成一个个球形或流星状的烟花。其实,这是推进剂和效果球在发挥作用。

烟花的颜色是各种盐的焰色,红色是锶盐、绿色是钡盐、橙色是锶盐+钠盐、黄色是钠盐、蓝色是铜盐、紫色是铜盐+锶盐。一个个效果球在夜空中炸裂,绽放出五光十色的光芒。

而将它们送入夜空的黑火药,却在地面、半空中留下了滚滚白烟。这一早在一两千年前便作为我国烟花的推进剂,如今仍是烟花界的主流。

烟花绚丽,但众所周知,烟花燃放严重污染空气质量,还制造了大量的城市垃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包括京沪在内的众多城市都陆续出台了烟花燃放的禁令。

“平时居民燃放烟花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化物、金属盐、木炭等,燃烧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避无可避。”赵林双说,“想要真正解决无烟环保的问题,最主要的是采用无烟配方。”

军用弹药通常使用无烟发射药,主要成分是硝化棉。早年,一些烟花厂商把退役下来的军用单基药做二次利用,的确可以实现无烟、少烟的效果。但由于退役单基药过了使用年限,稳定性不足,容易发生自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014年,我国出台了《烟花爆竹单基火药安全要求》(AQ 4125-2014),进一步规范了单基药的使用。如今,用退役单基药制作的室内冷烟花主要在晚会、生日聚会等少数场合使用。

“想要把符合军标的单基药,在民用市场全面推广,最大的难点是价格。”赵林双告诉《中国科学报》,黑火药的市场售价为6000~8000元一吨,而军用单基发射药的价格超过其数倍,使用退役单基药是解决办法之一。尽管科技人员尝试改良配方并已形成了一些专利,但遇到大面积推广的时候,仍绕不开原材料价格高的问题。

庆典烟花:融合巧思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描写了杨过给郭襄庆生的一个场景。“火炮冲天而起,在半空中一声爆炸散开,但见满天花雨流星……‘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寿’十个大字,颜色各不相同,高悬半空,良久方散。”但拍成电视剧,这一特效却无法呈现出来,只能用普通的烟花代替。

事实上,高空特效焰火技术真正实现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9个巨大的“脚印”沿着北京中轴线走进奥体中心。后来,这项技术在很多庆典活动上使用,如2014年北京APEC之夜的水仙、君子兰、海棠、菊花等四季花卉烟花,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的“人民万岁”,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天下一家”“one world one family”等。

赵林双解释说,每个图形、字都是由多个点构成,每个点都由一个效果球形成。比如,要组成一个“万”字,需要几十个发射筒齐发、打得高度要一致,弹道也要尽量稳定。“这就要求精确的发射技术,以及焰火突然闪亮的控制技术。”

庆典中的礼花弹用量大,光发射药的用药量就多达100~500克/发。采用烟量大的黑火药、烟量小但安全性不足的退役单基药,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尽管现在还未使用,但高压气体发射技术将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其发射一致性、环保性,都比用发射药效果更佳。”赵林双说。

高空特效焰火为什么能在最高点突然闪亮,而不在中途提前炫彩?原来是延时药剂在发挥作用。制作者在配方中加入暗燃药,让礼花在低空燃烧时不发光,达到相应高度时再燃烧效果球,就能实现最高点炫彩的效果。

可是,无论是发射技术,还是控制技术,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空中的图案、字就会缺角。在大型庆典中,烟花燃放不容有失,如何实现更精准控制?

采用传统的导火索控制,控制精度为十几毫米甚至几百毫秒,不可避免会有发射高度不一致、效果球展开不同步等隐患。赵林双所在的团队改进了这一技术。

北京冬奥会之前,他们尝试用电子芯片来控制礼花弹爆发。从点火到效果球展开,其间发射高度、效果球展开时间都可以做到精准控制,精度达到毫秒级。只可惜由于芯片成本的原因,最后并没有被采纳,但科技又一次给烟花燃放提供了想象空间。

新式烟花:“脑洞大开”

一到过年,一些“网红烟花”就亮相了。加特林、仙女棒、小摔炮……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按照标准生产、燃放的烟花,本无安全问题。只是每年都有人“以身犯险”,如将加特林捆绑成一打同时燃放,结果原地爆炸。考虑安全、环保等因素,一些新式“烟花”纷纷冒了出来。

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并不能称之为烟花。比如电子烟花,伴随一阵响动,夜空中星陨如雨,可周围没有任何烟雾。原来,所谓的烟花是被电风机送上天的彩带,营造出在天上爆炸的感觉,燃放台上各色彩灯照射夜空,彩带反光产生了五彩斑斓的景象。礼花升空的同时,电机里的喇叭或哨子不停发出声响,在视觉、听觉上满足观众需求。

还有“脑洞开得更大”的“烟花”。在北京近郊的景区,夜色如黛,一场光影秀正在上演,“烟花”不在空中绽放,却在一幢仿古楼表面大放异彩,其实这是在虚拟空间燃放烟花,再投影到建筑表面。不一会儿,无人机升空,编队飞行组成了兔子、滑冰小女孩、百宝箱等造型,展现出酷似庆典烟花的各种巧思。

但是,没有烟火气的烟花,让人们越来越怀念过去燃放烟花的氛围感。一些消费者吐槽,电子烟花“塑料感十足,不过瘾”。那一缕消逝的年味儿,是任何科技产品都代替不了的。

《中国科学报》 (2023-01-20 第4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