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中期蜥脚类恐龙复原图。
▲湖北恐龙足迹。课题组供图
本报讯(记者崔雪芹)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发布报告,在湖北西部秭归盆地首次发现了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至少包括11枚足迹,其中9枚蜥脚类恐龙足迹可以形成一道行迹,另有1枚孤立的蜥脚类足迹和1枚孤立的兽脚类足迹。相关论文发表于《历史生物学》。
足迹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峡口镇国道旁一处倾角超过60度的岩壁高处。2022年7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张海春和助理研究员李丽琴等在此踏勘华南地层古生物野外教学实习线路时发现并初步确认。随后他们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在该化石产地进行了联合考察和研究。
足迹化石保存于中侏罗统(侏罗纪中期)泄滩组的粉砂质泥岩中。此次发现了10枚蜥脚类恐龙足迹(前脚5枚、后脚5枚),其中9枚组成一道行迹。所有足迹风化严重,保存情况欠佳。根据足迹长宽比、行迹宽度等特征,可将其归入雷龙足迹类。研究团队推算造迹者是一只体长约4米的蜥脚类恐龙,行走速度在3.89到6.08千米/小时之间。这种尺寸可能代表大型蜥脚类恐龙的未成年个体或者小型蜥脚类恐龙。一个孤立且不完整的足迹被归入三趾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足迹,保存情况同样很差,无法确定具体的足迹分类,整体形态接近于实雷龙足迹类 。
此前,湖北省内从未发现过侏罗纪恐龙相关化石,本次发现是侏罗纪恐龙活跃在秭归盆地的重要证据。该发现对理解中国侏罗纪中期恐龙的活动范围、古地理分布及中国湖北地区恐龙动物群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80/08912963.2022.2164494
《中国科学报》 (2023-01-1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