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22
选择字号:
“小柯”秀

 

《细胞》

人类胱氨酸输出蛋白的结构和机制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Xiaochun Li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人类胱氨酸输出蛋白cystinosin的结构和机制。相关论文9月15日发表于《细胞》。

研究人员表示,由质子驱动的转运体排出的溶酶体氨基酸对于溶酶体的平衡、氨基酸循环、mTOR信号传导和维持溶酶体的pH值至关重要。

为了揭示这些转运体的机制,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cystinosin,这是一种典型的溶酶体氨基酸转运体,它将胱氨酸输出到细胞膜,进而被还原成半胱氨酸,为不同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营养适应提供这种限制性氨基酸。cystinosin突变导致胱氨酸病,这是一种毁灭性的溶酶体储存疾病。研究人员报道了人类cystinosin在腔体开放、细胞膜开放和胱氨酸结合状态下的结构,这些结构揭示了胱氨酸的识别机制,并捕捉到运输周期的关键构象状态。

这些结构连同功能研究和双电子共振光谱研究揭示了转运体的构象转换和质子化开关的分子基础,显示了构象依赖的Ragulator-Rag复合物的参与,并展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激活机制。这些发现提供了对溶酶体氨基酸外流的分子见解和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114-X

《自然》

视觉皮层对外部和自我产生的运动反应不同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Satoru K. Miura和Massimo Scanziani合作从视觉皮层扫视引起的运动中区分外部因素。该成果9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研究人员发现在小鼠初级视觉皮层(V1)中,两种类型的运动引起了不同的活动模式。这是因为,在扫视过程中,V1将视觉输入与来自丘脑枕核的强大非视觉输入相结合。非视觉输入触发的反应是特定于扫视方向的,而视觉输入触发的反应是特定于刺激物在视网膜上移动的方向,但这两种反应的首选方向是不相关的。因此,丘脑枕核输入确保了V1对外部和自我产生的运动作出不同的反应。外部感觉信息与身体运动信息的整合可能是感觉皮层区分自我产生和外部刺激的一般机制。

据悉,区分由环境变化引起的感觉刺激和由动物自身行为引起的感觉刺激是感觉处理的一个标志。扫视是快速的眼球运动,使视网膜上的图像发生移动。视觉系统如何区分由扫视引起的图像运动和环境中的实际运动并不完全清楚。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196-w

《中国科学报》 (2022-09-22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新模型预测电池衰减轨迹 科学家发现草原极端干旱“密码”
科学网给您拜年了!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