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先天性2型免疫控制毛囊与蠕形螨共生关系
美国加州大学Richard M. Locksley和Roberto R. Ricardo-Gonzalez合作研究发现先天性2型免疫控制毛囊与蠕形螨的共生关系。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免疫》。
研究人员表明控制小鼠中螨虫的毛囊定植需要第2组先天淋巴细胞(ILC2s)、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其受体IL-4Ra-IL-13Ra1。毛囊相关的ILC2修饰了IL-13,可在生长期开始时减弱毛囊和上皮增殖。在它们缺席的情况下,蠕形螨定植导致上皮增殖增加和异常炎症修复基因程序的替换,从而导致屏障功能丧失和毛囊衰竭。
患有鼻赘性红斑痤疮(一种与蠕形螨相关的炎症性疾病)的人随着2型细胞因子的减少毛囊炎症加重,这与在小鼠中观察到的反比关系相一致。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皮肤ILC2和IL-13的关键作用,它们构成了一个免疫检查点,可维持皮肤完整性并通过定植毛囊螨虫来限制病理性侵染。
据了解,蠕形螨是毛囊共生寄生虫。通常无症状的螨虫炎症性生长可能伴随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障碍和衰老,但限制蠕形螨生长的机制尚未明确。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2.08.001
《中国科学报》 (2022-09-02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