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中
以其名命名一颗小行星
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的最新公告称,经小天体命名工作组批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王大中星”。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资料显示,中科院院士王大中是国际著名的核能科学家、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长期带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团队从事先进核能科技创新工作,获得过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丰
当选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据复旦大学官网消息,日前,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特聘教授王丰当选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继李政道、陈省身、丘成桐、李远哲之后,第五位入选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华人科学家,也是首位当选该科学院院士的人文社会科学华人学者。
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603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学术声誉的科学院之一。今年,林琴国家科学院共增补6名外籍新院士,其中人文社会科学仅1人。
王丰曾任联合国、世界银行和世界经济论坛的专家,曾获社会科学史协会、美国社会学协会和日本人口协会的最佳学术著作奖项,在历史人口学、人口和社会组织国际比较等领域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贡献。
乔尔·勒博维茨等三人
获2022年狄拉克奖
近日,2022年狄拉克奖揭晓,该奖章由位于意大利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颁发。据ICTP官网信息,获得者分别为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乔尔·勒博维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埃利奥特·赫什尔·利布、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名誉教授达维德·皮埃尔·吕埃勒。
三位获奖者的主要贡献包括对非平衡系统、混沌和湍流的研究;对物质稳定性的证明,二维模型的解析解;量子信息论的开创性成果、无限系统的吉布斯状态的定义。这三位科学家此前都曾获得过玻尔兹曼奖,后者授予在统计力学方面取得新成果的物理学家。
狄拉克奖章于1985年首次颁发,旨在纪念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保罗·狄拉克。该奖章将在每年狄拉克的生日,颁发给对理论物理学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报》 (2022-08-18 第4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