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7-14
选择字号:
从“双非”逆袭“985”,一作论文发《自然》子刊
她如何做出“漂亮”的研究工作

▲熊谢微

▲熊谢微(中)在实验室制备分子电路。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张晴丹

一篇论文,从初稿到终稿,她写了20多版。化学专业出身,却天天抱着一本厚厚的计算机书籍“死磕”。

她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生熊谢微。近日,熊谢微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在《自然—机器智能》在线发表。在该研究中,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试管中用DNA构造出了卷积人工神经网络,这是迄今规模最大、功能最复杂的人工化学分子智能反应网络。

熊谢微本科就读于一所“双非”院校,之后保送至“985”高校,并在博士毕业前完成了这项“漂亮”的研究工作。她是如何做到的?

“烧脑”的研究

大脑像一部精密的生物计算机,它靠无数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以完成高度复杂的计算任务。

有科学家认为,在大脑进化之前,生物之所以有感知、模式识别、记忆、决策、运动控制等技能,源于细胞内分子之间的复杂化学反应网络。

“我们的灵感也来源于此,想通过研究分子如何‘思考’,从而在无生命的系统中重建这些能力。”论文通讯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裴昊告诉《中国科学报》。

在这篇论文中,DNA计算机是一种生物形式的计算机,是以溶液形态实现计算功能的“液态电脑”;同时,他们设计的分子电路可以执行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具备对分子图谱信息分类的能力。

要设计一个分子计算机,除了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外,也非常需要想象力。

“有时候为了一个分子设计,我一整天都在思考,刷牙、吃饭、走路时在琢磨,连做梦都在想,真的毫不夸张,简直是绞尽脑汁。”熊谢微告诉《中国科学报》。

熊谢微说,课题极具挑战性,又涉及到多学科间的合作,幸而当时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朱通的帮助。“朱老师的团队负责机器学习部分,我们负责DNA分子电路的设计构建以及后期实验部分。”

实验部分有着庞大的工作量,光靠熊谢微一人无法完成。她请一位师兄和两位师妹帮助做大批量DNA序列的设计及计算性能的测试,这涉及到几百条DNA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很早实验室操作台前就坐着一排人,一坐就是一整天。

在经历反复失败、克服诸多困难之后,这个做了近4年、贯穿熊谢微的硕士和博士阶段的课题终于完成。研究构建的分子网络包含512个分子物种,涉及数千种化学反应,可产生数百种分子产物,是迄今规模最大、功能最复杂的人工化学分子智能反应网络。

不过,与人类大脑的复杂度相比,它还是“小儿科”。熊谢微说,“这是一项十分‘烧脑’的研究,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初稿到终稿,写了20多版

当实验工作进入尾声时,还有一座山丘需要翻越——论文撰写。

写论文初稿时,熊谢微的英文表达比较中式,无法准确表述研究的亮点。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她熬更守夜地看相关论文,学习别人的语言组织方式。

数十篇发在《自然》《科学》上的关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论文,被熊谢微拿来“硬抠”,逐字逐句地学习句式表达。

“要如何向别人更好地展示我们的idea,完美呈现这个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呢?”就这个问题,课题组进行过很多次讨论,光是PPT,熊谢微就做了不下30个。

每次讨论完,熊谢微需要对新想法进行总结,并对论文进行修改。“讨论然后修改,再讨论再修改……那段时间陷入到反复修改稿子的循环里。”

从初稿到终稿,加上中文版、英文版,她写了有20多版。

改得多了,熊谢微也会感到烦躁。好在乐天派的她很快就能调整好心态。“前面既然已经改了10稿、15稿,再多改几稿又有什么呢?何况好不容易走到现在,那就把它做得更好、投到更好的期刊,被更多人认可。”

这篇论文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樊春海的指导,他是生物传感、DNA纳米技术与DNA计算及存储领域知名科学家。“樊院士会在文章旁边认真批注,这是帮助论文‘升级’的‘宝贵财富’。”裴昊说。

经过不断打磨,论文终于完成了蜕变。万事俱备,只差一投。但是,应该投哪儿呢?课题组成员犯了难,毕竟这是一个学科高度交叉背景下的研究成果。

几经商量,他们投了《自然—纳米技术》,结果遭遇拒稿。期刊编辑对课题组所做的工作“印象非常深刻”,但认为研究主题与期刊定位并不匹配。

随后,课题组将论文投给了《自然—化学》,结果再次遭遇拒稿,编辑的反馈内容与上一次如出一辙。

这一工作除了涉及DNA纳米技术、生物、化学外,还涉及机器学习方面。课题组在重新找准论文的定位后,决定投《自然—机器智能》。这一次,终于溅起了绚烂的水花。

“编辑非常喜欢我们的研究,文章很快送审,大约一个月后就收到了审稿意见。审稿人对这项研究表示欣赏,但对于跨学科的一些表达方式提出了意见,希望我们重视表达精准性的问题。”熊谢微说。

遵照审稿人意见,课题组再次对文章“精雕细琢”,最终论文被接收并发表。

“要知道,选择跨学科交叉研究课题需要极大勇气,能做出成绩并在《自然》子刊上发表并不容易。熊谢微在硕博连读期间完成这么‘漂亮’的工作,并在博士毕业前发表,非常了不得。”裴昊表示。

恶补新知识 啃下“硬骨头”

DNA计算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但因为学科高度交叉,需要研究者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

熊谢微本科是材料化学专业,本科阶段在实验室做的是无机材料合成方面的工作,对于DNA纳米技术、化学测量学、分子生物学、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领域等知之甚少。

所以,研究前期熊谢微吃了不少苦头。她需要学习好几个专业的知识。“当时读文献的速度非常慢,读着读着就跑出来新的知识点,让我一头雾水,我就得停下来查阅这个知识点,直到弄明白了才能接着往下学。”她说。

为啃下计算机科学这块“硬骨头”,熊谢微花了很长时间恶补。裴昊说,那段时间经常能看到熊谢微抱着一本厚厚的机器学习书籍,学起来几乎废寝忘食。

“樊春海院士总说做科研需要有‘品味’,一定要做挑战性大、前沿的研究。”裴昊说,这给了大家坚持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回想这一路走来,熊谢微感慨“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当年高考发挥失常,熊谢微压着一本线进入一所“双非”学校学习材料化学。她不满现状拼命学习,连年保持专业第一,最终获得了保送资格。

之后,她经历了戏剧化的择校之路。“在报夏令营时,因为年轻气盛,在想申报的学校写明非‘985’‘211’学生不要的情况下,我还是想抱着侥幸心理碰碰运气,任性地只填了那两所学校,结果不出意料均未通过。”熊谢微说。

错失夏令营的机会后,在推免(推荐免试研究生)阶段,出于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熊谢微报了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两场面试都顺利完成。但能收到谁的橄榄枝呢?她自己心里也没底。

她盘算,先收到哪个学校的通知就去哪个学校。结果,华东师范大学的offer先到。当她填完华东师范大学推免系统的信息,一切尘埃落定后,过了一个多小时,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也来了。

当被问及是否后悔没多等一等时,熊谢微摇摇头说,“上海交通大学大概率会将我录取到无机化学专业,这并非我的兴趣点。而我在裴老师课题组是开启新征程,在一个新兴领域挑战不可能。几年下来,我的收获太多,所以我一点都不后悔!”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2256-022-00502-7

《中国科学报》 (2022-07-14 第4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