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岩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29
选择字号:
晚清科幻小说的勃兴和衰落

 

■吴岩

《“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贾立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定价:59元

我对贾立元的感觉是,做起研究来细致、缓慢,但非常深入。多年前他在我这里做硕士研究,讨论了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不是就科幻论科幻,而是把科幻放在更大的西方文化思潮背景中,从思潮的兴起和转变看科幻文学的变化。也就是那一次,他把美国和欧洲科幻之间的差别厘清了。

我把论文交给复旦大学教授严锋,严教授看完说,这是他看过的谈论西方和美国之间差别的最好的文章。那年复旦要开一个新世纪十年文学研讨会,想找几个科幻方向的作者参加。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贾立元。贾立元和作家韩松在会上的发言,让所有的作家为之触动。

来自香港的汉学家胡志德先生说,快去研究科幻,科幻里有东西!这时候《三体》在社会上刚刚热起来,离获得雨果奖还有那么几年。所以说,当前的科幻热不能纯粹归因于《三体》,而是这些年作家、学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些人中,贾立元是有份的。

谈及这些“往事”,是因为读了贾立元的书《“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之后很有感慨,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处处都是令人震撼的奇景。

这本书是在贾立元博士论文基础上丰富完成的,也是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此前,他的论文都是发表在刊物上,篇幅有限,论述要么有深度缺广度,要么有广度欠缺深度。但这一次,情形非常不同,他有整整一本书的篇幅可以肆意铺陈。为此他着实准备了好几年。

在博士研究开始的时候,为了不离开他喜欢的科幻,同时又能跟导师、清华大学教授格非感兴趣的方向之间建立联系,最后选择了晚清科幻小说研究。

此时,晚清科幻小说在海内外逐渐有了一些小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哈佛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在这个领域做了一些耕耘,但都还是初步的。

在导师的认可之下,贾立元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当时我非常担心,晚清有一两百部作品,这么短时间难以看完,更不要说在梳理之后建立起自己的论点和论证结构。他当时回答我说,做不到全面覆盖,但选择一些案例来研究是有可能的。我还是觉得很没有底。

一年之后,他果真就拿出了学位论文的初稿。由于论文是在几个特别重要的点上打出深井,因此没有使人感到单薄。

本书分成绪论和四章正文。绪论探讨如何定义晚清的科幻小说。正文部分分别对晚清科幻的兴起、晚清科幻的巅峰、晚清科幻中的未来与晚清科幻中的心理学等四个方向进行了深度探索。

在定义方面,他准确地指出晚清科幻小说无法跟当前的科幻小说概念完整对应,而其他学者为应对这种状况所采用的不同说法也没有找到很好的答案。为此他反复琢磨晚清科幻小说的内涵,最终认为,这个年代的科幻作品,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思想变革要求之下用现代眼光去探索未知世界。

这里的现代,不是现在,而是哲学或者社会学分期的现代。这里的未知,既包括时间、空间,也包括主体在内的各种关系。看到这样的定义时,我才发现,之前的相关问题其实是糊里糊涂被放入学术场地的,这种混乱性导致了每一个人所讨论的主体都不相同。

在明确什么是晚清科幻小说之后,贾立元选取了四个方向。

第一,文类的产生。在这一章有对梁启超的深入讨论。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文类发起人与早期倡导者,梁启超的地位已经被彰显。

但怎么评价梁启超在科幻领域中的所作所为、他的工作在今天看是否仍然重要?此外,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时代和个人的偏好又在他的言论中打上了哪些烙印?所有这些都在第一章获得了揭示。

作者对其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科幻内容的分析应该是目前最全面的。说实话,我第一次阅读《新中国未来记》时非常失望。一是行文根本不像小说,二是每一章语言风格和结构都不相同,三是全书根本没有完成。此外,因为作品跟当时的时代靠得太近,站在今天的角度去体会有些难度。

贾立元似乎没有这种畏难情绪。反之,所有这些都成了他研究的问题。作者指出,这部作品呈现出现实和未来之间的竞赛,导致了某种叙事运动的发生,而这种运动也产生了文学新的状态。

这个看法非常重要。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性、现代文学的产生,其实就是经过这些先驱者一点点的摸索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梁启超在新中国第一部现代小说中就已经开始了这些尝试。

除了叙事方法,贾立元还探索了这部作品对现实的成功“预言”。例如,为什么梁启超能“预言”黄兴在未来的登场?有关梁启超作品对新中国强大日期的笔误又是怎样发生的?当然,所有这些都比不过论者对小说背后佛教思想的拆解,作者抓住了这一点,确实就可以完整地把握在那样的年代科幻作品背后的哲学推理依据,也能解释进化论、未来主义、公理世界、众生普度等观念交织着的小说的叙事外观。

第二章的重点是探讨吴趼人的《新石头记》。这部作品被海外学者誉为晚清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是王德威教授提出的被压抑的现代性之范本。我想王德威立论的背后,有一种将现代与“前现代”之间进行区分的历史观。

贾立元并不反对这种历史观,但他就此提出两个问题。第一,这部作品怎么会成为那个年代科幻的顶尖制作?其次,时代的选择是否存在偶然性,或者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历史的必然?

接下来的第三章讨论外部世界,第四章讨论内部心灵。贾立元借鉴印度学者帕尔塔·查吉特的观点,提出了针对中国本土科幻作品的“镜—像”理论。

这里的镜指的是一个工具性的存在或一套方法论,像则是指问题,是由方法造成的结果。于是,以像观镜和因镜识像就成为了同一个交互过程的不同部分。

我想特别提一下第四章。这一章的阅读稍显冗长,究其原因是作者花了许多时间搜寻有关科幻小说中世界与心灵相互作用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但在科幻作品之中,还在科幻之外。确切地说,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理学、心灵学进入中国的整体追踪。

这部分确实让人感到像是游离在书的主题之外。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可以看到作者所隐含的意图。

整个第四章其实是针对科幻文学能否在中国扎根的一种学理分析。作者想要追踪的是,心灵问题在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思辨历史,而西方科学所带来的心物关系,能否在中国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土壤中扎根和成长。这就是翻译家徐念慈在其小说《新法螺先生谭》中提出无论是宗教还是科学都无法解决心灵问题的原因。

著作的尾声非常简短,作者把在前面已经隐隐建构的问题思路挑明:现代文学从五四开始的传统是否真正对晚清科幻小说中的现代性产生了压制?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是否曾经有相互替代的可能性?

作者指出,即便是像鲁迅这样后来转而走向现实主义的作家,他早期的科幻实践跟后来的人生道路也是一脉相承的,从“科学造人”到“文学造心”是鲁迅思想发展的真实脉络。最重要的是,因为物与心的这种纠葛,也导致了晚清科幻小说的勃兴和衰落。

阅读贾立元的论著常常让我想到今天世界发生的一切。晚清科幻小说确实对理解今日的中国现实、科幻现实具有启发。例如能从晚清科幻小说隐隐感知到刘慈欣《地球往事》中所蕴含的后革命状况的必然性。

在讨论梁启超未来主义的时候作者谈到了所谓的未来叙事。我最近的研究方向恰好有一个转型是符号学,我发现梁启超和众多晚清科幻作家跟科幻的关系,完全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科幻小说面对新时代试图创建全新符号体系的过程的展现。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跟这种符号体系正在走向实践直接相关。

《新中国未来记》和《新石头记》的成功,是符号体系建设的成功,诸多的失败,也源于使用过程中的错位。贾立元指出《新石头记》中的文明境界太大了,甚至超过了地球的表面积,还有《电世界》中飞奔的火车,居然达到了第三宇宙速度,这样的火车只能飞出太阳系,流浪在遥远的恒星际空间。这些都为我的观点提供了充足佐证。

符号学还跟视觉认知有着一定关系。而晚清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和未来可视化趋势可谓登峰造极。视觉现代性被引入到对晚清科幻小说的研究,也是最近一些年的事情。总之这本书其实是走在了相关研究的前列。

贾立元是个优秀的科幻作家,他的专著带上一些作家的风格和笔法。我特别喜欢第四章开头的那段戏仿《百年孤独》的行文。作者写起来那么淡定,那么稳健,那么随心所欲,这些都让我对这本书保有敬意。至于他对许多理论问题的拿捏,对诸如晚清科幻小说中特别具有想要在引入科学的同时贮留本土知识的分析,以及对佛教一类的学理怎样导致了科学叙述的自我瓦解的讨论,都是像小说一样起承转合。

今年年初,在我主编的《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中,贾立元再次担纲晚清部分的写作。这一次,他不但用足了自己在过去撰写博士论文中搜集的素材,还增加了一些因为论文要求而忍痛割爱的内容。由于对整个历史时段的反复咀嚼,他的这一章成为了全书的典范,无论文字还是内容,都显得深刻而精炼。

在我看来,《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与《“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必须同时读,方能看出它们共同覆盖的那一片多彩的天空。而如果将贾立元的学术著作跟他自己的小说相互对照阅读,更会看出学术与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

(作者系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2-04-29 第3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深部脑刺激促脊髓损伤者康复 古代脚印记录了两种人类祖先的共存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