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齐敏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27
选择字号:
我国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研究成果被《第二次世界海洋评估》引用

 

本报讯(记者廖洋 通讯员齐敏)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关于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的研究成果被《第二次世界海洋评估》报告引用。

未来,海上风电场有向大功率、深远海发展的趋势,海上风电场项目在施工前必须通过科学的环境评估。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观测与研究均受到潮流噪声的干扰,前期关于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的研究并没有解决此问题。

对此,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研究室海洋水文与水声环境调查分析支撑平台,提出同步联合观测风电机振动和水下噪声并结合相关频谱分析的方法,从测量的海洋噪声中准确识别并提取了与塔架振动主频曲线相关系数接近于1的风电机水下噪声主频曲线,该研究为风电场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该成果于2018年发表在国际著名声学期刊《美国声学学报》上。

该研究还对风电机的振动形式及水下噪声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表明,风电机振动能量大部分集中在0~500Hz,风电机振动强度与风速有关,风速越大,风电机振动强度越大,相关的水下噪声也越大;而且,风电机的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几条主频线上,这几条主频线在时频图中显示为曲线,说明振动频率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1/1.5082983

《中国科学报》 (2022-04-27 第3版 领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发现植物新种:成都卫矛 另一颗行星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
世界最快闪存在中国“破晓” 迄今最完整植物单细胞图谱问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