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神经科学》
青春期前的雌性啮齿动物具有增强的海马长期电位和学习能力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Gary Lynch、Christine M. Gall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青春期前的雌性啮齿动物具有增强的海马长期电位和学习能力。该研究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研究人员发现,在啮齿动物中,青春期前的雌性迅速编码空间信息并表达低阈值长期电位(LTP),而年龄匹配的雄性则没有。雌性青春期低阈值LTP的丧失与3个相互关联的变化有关:抑制性突触上含α5亚单位的GABAAR密度增加、用于诱导LTP的突发反应的分流更大,以及NMDAR介导的突触反应的减少。α5-GABAAR的负向异构调节因子在成年雌性中比在青少年雌性中更大程度地增加了突发反应,并明显增强了成年的LTP和空间记忆。雄性青春期功能获得的原因并不涉及这些机制。总之,青春期对两种性别的可塑性有相反的后果,尽管是通过不同的途径。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1-01001-5
《自然—免疫学》
活体三光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小鼠淋巴结深度
美国康奈尔大学Chris Xu、Kibaek Choe等研究人员发现,活体三光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小鼠淋巴结的整个深度。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免疫学》。
研究人员使用眼底三光子显微镜通过其整个深度(600~900微米)来观察腘窝淋巴结(LN)。研究人员确定了在淋巴细胞迁移中引起可测量的扰动的激光平均功率和脉冲能量。在允许的参数范围内的长波长三光子成像能对整个LN血管进行体内成像,并测量LN整个深度的T细胞区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的运动性。研究人员观察到,在脂多糖诱导的炎症期间,T细胞区的初始CD4+ T细胞的运动性取决于深度。因此,活体三光子显微镜有可能研究体内LN较深区域的免疫细胞行为。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0-021-01101-1
《英国医学杂志》
补充维生素D和海洋ω-3脂肪酸可降低偶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
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与哈佛医学院Karen H Costenbader团队研究了补充维生素D和海洋ω-3脂肪酸与偶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的关系。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研究组在全美范围内进行了一项全国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采用2乘2析因设计,共招募了25871名参与者,包括12786名≥50岁的男性和13085名≥55岁的女性,平均随访5.3年。
干预措施为维生素D(2000IU/天)或匹配的安慰剂,以及ω-3脂肪酸(1000mg/天)或匹配的安慰剂。参与者自我报告从基线检查到中位随访5.3年的所有偶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疾病已通过广泛的病历审查得到证实。参与者中,18046名自称为非西班牙裔白人,5106名自称为黑人,2152名自称为其他种族和族裔群体,平均年龄为67.1岁。维生素D队列中,治疗组有123名参与者确诊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安慰剂组有155名,危险比为0.78,组间差异显著。
在ω-3脂肪酸队列中,治疗组有130名参与者确诊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安慰剂组有148名参与者,危险比为0.85,组间差异不显著。仅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中有88例参与者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维生素D和ω-3脂肪酸组中有63名(风险比为0.69),仅服用维生素D组中有60名(0.68),仅服用ω-3脂肪酸组中有67名(0.74)。
研究结果表明,5年连续补充维生素D(加或不加ω-3脂肪酸)可降低22%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而5年连续补充ω-3脂肪酸(加或不加维生素D)可降低15%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但无统计学意义)。两个治疗组的疗效均优于仅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36/bmj-2021-066452
《自然—遗传学》
一个染色体环锚介导细菌的基因组组织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Leendert W. Hamoen、Gaurav Dugar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一个染色体环锚介导细菌的基因组组织。日前,《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基于全基因组沉降的方法,发现一种转录因子Rok在枯草杆菌中形成大型核蛋白复合物。利用染色体构象捕捉和DNA位点的活体成像,研究人员表明这些复合物在很长的距离上有力地相互作用。重要的是,这些依赖Rok的长距离相互作用导致了固定的染色体环形成,从而在空间上隔离了大段的DNA,正如以前在真核生物中观察到的绝缘体蛋白。
据介绍,核蛋白复合物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组织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在局部结构和压实DNA方面的作用外,一些复合物还通过介导长距离锚定染色体环的形成,导致大段DNA的空间分离来影响全局组织。在真核生物中,这种大范围的相互作用是无处不在的,但在原核生物中还没有被证实。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1-00988-8
《中国科学报》 (2022-02-08 第2版 国际)